• [单选题]下列关于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黏液-纤毛运载系统和咳嗽反射均为上呼吸道的重要防御机制

  • 解析: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上、下呼吸道的分界为环状软骨;上呼吸道主要由鼻、咽、喉构成,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化和机械阻拦作用;下呼吸道起自气管,终止于终末的呼吸性细支气管;黏液-纤毛运载系统和咳嗽反射均为下呼吸道的重要防御机制。

  • [单选题]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采用的最主要方法是
  • 正确答案 :C
  • 交谈和观察

  • 解析:心理社会评估的方法包括观察和交谈,观察:是护士进行任何护理活动中应掌握的技巧,它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要靠知识、兴趣、注意和技巧来取得

  • [单选题]腮腺炎病毒
  • 正确答案 :C
  • 在室温中2~3天失去传染性

  • 解析:腮腺炎病毒一般在室温中2~3天即可失去传染性。痢疾杆菌在食品和食具中可存活1~2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不耐热和酸,对乙醚敏感。

  • [单选题]三凹征不见于
  • 正确答案 :D
  • 支气管哮喘

  • 解析:吸气困难,吸气时间延长,可表现为“三凹征”,见于喉头水肿、痉挛、气管异物、肿瘤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机械性梗阻。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评估”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是
  • 正确答案 :D
  • 采纳健康行为

  • 解析:健康传播的效果,按可达到的难度层次由低向高依次可分为四个层次。知晓健康信、健康信念认同、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 [单选题]新生儿生后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正确答案 :C
  •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

  • 解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体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多见 。

  • [单选题]通过加强医院消毒、灭菌、隔离和屏障护理、无菌技术等措施的应用,基本上能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的感染是
  • 正确答案 :A
  • 交叉感染

  • 解析:交叉感染亦称外源性感染,因为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如其他患者、医院工作人员,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及环境等,所以通过加强医院消毒、灭菌、隔离和屏障护理、无菌技术等措施的应用,基本上能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 [单选题]关于麻疹疫苗的初种时间,下列哪项是正确
  • 正确答案 :D
  • 8月龄

  • 解析:麻疹疫苗在8月龄时初种。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计划免疫(免疫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医院感染中的病原体以细菌最为常见,约占
  • 正确答案 :E
  • 95%

  • 解析:医院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通常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肺孢子虫、弓形虫、衣原体和疟原虫等,其中以各种细菌最为常见,约占95%。所以,有人常把病原微生物笼统地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

  • [单选题]属于心理评估内容的选项是
  • 正确答案 :A
  • 人格类型

  • 解析:心理评估是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对来访者的心理状况、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做出相应判断 。

  • [单选题]下列哪些不是原发大隐静脉曲张所需的辅助检查
  • 正确答案 :C
  • CTA


  • [单选题]10个月小儿患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为脑膜炎双球菌,首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青霉素

  • 解析:流感嗜血杆菌: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等。肺炎链球菌:青霉素-G、头孢噻肟钠等。脑膜炎双球菌:青霉素-G。革兰氏阴性菌:头孢噻肟钠、阿米卡星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萘夫西林、氨基糖苷类、头孢噻肟钠、头孢呋辛钠、万古霉素。新生儿脑膜炎: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

  • [单选题]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不游离于血清中的是
  • 正确答案 :C
  • HBcAg

  • 解析:HBcAg指标是不在乙肝五项指标(乙肝两对半)里的。我们并不常见HBcAg ,一般检查只是检测乙肝两对半,这个是属于乙肝三对里面的其中一项,而HBcAg它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使用常规方法在血清不能直接检出HBcAg,需加开壳剂,使HBcAg释放于溶液中然后进行测定。

  • [单选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点不包括
  • 正确答案 :C
  • 青霉素治疗有效

  • 解析:支原体肺炎的特点是症状较重,而体征不明显,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多见于年长儿。

  • [单选题]卵子等待受精是在输卵管的
  • 正确答案 :E
  • 壶腹部与峡部的连接处

  • 解析:受精部位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的连接处。

  • [单选题]关于产褥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炎性变化

  • 解析:多为多种细菌感染,故选项A错误;产褥病率是指产后24小时至10日内两次体温≥38℃,故选项B错误;是由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感染途径引起的,各种被污染的手术诊疗器械接触产妇是外源性感染的一种情况,分娩时或分娩后生殖道寄生的病原体可以引起内源性感染,故选项D、E错误;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炎性变化,故选项C正确。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dwrkdw.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肿瘤外科(正高) 呼吸内科(副高)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营养(师)(代码:210) 药学(士)(代码:101)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