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白术

B

题目:湿病中,甘草附子汤中具有的药物是(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
  • 有无汗出

  • 解析:太阳病证 临床表现:恶风寒、脉浮、头项强痛 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png]

  • [单选题]柴胡证往来寒热,休作有时的产生机制主要是
  • 正邪分争于表里之间


  • [单选题]乌梅丸证的治法是
  •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 解析:乌梅丸证 【原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释义】本条论蛔厥的证治。蛔厥证因蛔虫内扰所致,有时作时止的特点,且常有吐出蛔虫的病史,故曰“今病者静,而复时烦”,“其人当吐蛔”。因病人脾虚肠寒,蛔虫不安其位,内扰上窜,产生剧烈疼痛,而使病人烦躁不宁。若蛔虫内伏不扰,则疼痛、烦躁消失,故称“须臾复止”。若病人进食,则可引起蛔虫扰动,不仅疼痛又生而烦躁,且可致胃失和降而发生呕吐,蛔虫有可能随之吐出。蛔厥证的治疗,当用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乌梅丸。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炮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方中重用乌梅,为安蛔止痛之主药。用苦寒之黄连、黄柏,以清上热;用辛热之细辛、干姜、附子、蜀椒、桂枝,取其气辛以伏蛔,温以祛下寒;用人参、当归益气养血;米饭、蜂蜜和胃缓急。全方酸苦辛甘并投,寒温攻补兼用,为清上温下、安蛔止痛之要方,亦可治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之“久利”,实为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之主方。

  • [单选题]小青龙加石膏汤证的病机为
  • 外寒内饮、饮重于热


  • [单选题]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 )
  • 脾阳虚弱,寒湿阻滞


  •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历节病的成因是
  • 肝肾亏虚,风寒湿侵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四总穴歌》的内容不包括
  • 胸胁内关谋

  • 解析:针灸临床通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如《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具体体现。

  • [单选题]三物备急丸的组成药物是
  • 大黄、干姜、巴豆

  • 解析:三物备急丸:大黄、干姜、巴豆。

  • [单选题]叶天士认为,风温的发生是因为
  • 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5d1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口腔正畸学(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骨外科学(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主管护师 放射医学(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