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内服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D
  • 朱砂


  • [多选题]药物的性味归纳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BCD
  • 温热属阳

    咸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 [单选题]思虑过度对气机的影响是( )
  • 正确答案 :D
  • 气结


  • [多选题]下列属于正治的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实者泻之

    虚者补之


  • [多选题]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需要进行血清学检查的有
  • 正确答案 :ABCDE
  • 流感嗜血杆菌

    军团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链球菌

    肺炎衣原体

  • 解析:血清学检查,即病原学诊断,肺炎患者血和痰培养分离到相同的细菌,可确定为肺炎的病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非典型病原体(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需进行血清学检查,以助于确定诊断。故ABCDE均正确。【避错】本题易出现漏选。避错方法:应熟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细菌及其血清学检查。

  • [多选题]面黄主病有( )
  • 正确答案 :AB
  • 脾虚

    湿


  • [单选题]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和统率作用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别络


  • [多选题]肝性脑病的产生机制有
  • 正确答案 :ABCE
  • 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调

    血氨的储积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肠道呈碱性环境

  • 解析:肝性脑病(HE)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关于HE的发病机制学说众多:1、神经递质学说,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酸等经肠菌脱羧酶的作用分别转化为酪胺和苯乙胺,若肝脏对酪胺和苯乙胺的代谢发生障碍,便可进入脑组织,再经β羟化酶的作用分别形成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后二者成为假性神经递质,不能传递神经冲动或作用很弱,AC正确;2、氨中毒学说,氨是促发HE的主要神经毒素,可干扰脑细胞三羧酸循环及神经的电活动等。消化道是产氨的主要部位,氨在肠道的吸收主要以NH3弥散入肠系膜,当结肠内为碱性环境时,NH3大量弥散入血,酸性环境时则从血液转至肠腔,随粪便排出,BE正确。故ABCE为正确项。【避错】D选项错误点在于肠道酸性环境时NH3从血液转至肠腔,随粪便排出,不是肝性脑病促成原因,故D错误。避错方法:熟悉目前关于肝性脑病发生机制的几种学说。。

  • [多选题]PCP的感染途径是
  • 正确答案 :BC
  • 体内潜伏状态PC的激活

    空气传播


  • [多选题]女性,26岁,怀孕11周,此时病人间断低热,伴左胸疼,继而呼吸困难,就诊发现“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血常规正常。诊为:左侧结核性胸膜炎。怀孕3个月内的孕妇,抗结核治疗不应使用的药物有
  • 正确答案 :ABDE
  • 利福平类药物

    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

    丙硫异烟胺

    氟喹喏酮类药

  • 解析:利福平有致畸作用,妊娠3个月内者禁用,超过3个月者慎用;链霉素主要为耳毒性、肾毒性,对儿童、老人、孕妇、听力不良及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或不用;丙硫异烟胺具有致畸作用,易引起肝功能损耗,妊娠前3个月内禁用;氟喹喏酮类药不作为抗结核用药,且具有潜在的致畸作用。故ABDE正确。【避错】C选项错误,异烟肼偶可发生药物性肝炎,可作为孕期抗结核用药。故排除C。避错方法:应熟记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 [单选题]五行相生顺序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 [多选题]对肾的系统连属,论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

    主骨生髓而华发

    开窍于耳及二阴


  • [多选题]病原体可通过下列哪些途径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
  • 正确答案 :ABCE
  • 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

    邻近感染部位蔓延

    空气吸入

    血流播散


  • [单选题]易于导致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喘息胸痛等症状的邪气是( )
  • 正确答案 :E
  • 燥邪


  • [单选题]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
  • 正确答案 :C
  • 伤津


  • [多选题]血源性肺脓肿常见致病菌是
  • 正确答案 :ACD
  • 表皮葡萄球菌

    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627d8.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环境卫生(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口腔修复学主治医师(代码:356)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临床营养(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