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玫瑰花样结构

C

题目:牙源性腺样瘤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是
  • 耐热性

  • 解析:芽胞的抵抗力强,细菌芽胞可耐100℃沸水数小时,芽胞的核心和皮质中含有吡啶二羧酸(DPA),能提高芽胞中各种酶的热稳定性,芽胞形成DAP过程中,同时获得耐热性。故选C。

  • [单选题]氟牙症的着色改变是由于
  • 外来色素渗入釉质所致

  • 解析:氟牙症的着色改变是由于外来色素渗入釉质所致。

  • [单选题]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口腔白斑病可分为
  • 均质型、非均质型

  • 解析:口腔白斑病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非均质型又可分为疣状型、溃疡型和颗粒型。白斑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上皮增生。C为念珠菌病的分型。按Lehner分类,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临床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轻型口疮、重型口疮及口炎型口疮。故本题选A。

  • [单选题]患侧出现浅沟状凹陷和唇峰分离畸形为
  • 唇隐裂

  • 解析:4.唇裂:Ⅰ度唇裂只限于红唇裂开。Ⅱ度唇裂为上唇部分裂,未裂至鼻底。浅Ⅱ度为裂隙未超过唇高的1/2;深Ⅱ度为裂隙超过唇高的1/2。Ⅲ度唇裂为上唇、鼻底完全裂开。隐裂指皮肤、黏膜虽然未裂开,但缺少肌层。腭裂:软腭裂,不并发唇裂;软硬腭裂,常并发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单侧完全腭裂,从悬雍垂始,到切牙孔,斜向外侧,到侧切牙全部裂开,两侧牙槽突被黏膜分开,常并发单侧完全性唇裂;双侧完全性腭裂,常与双侧完全性唇裂并存。裂隙在侧切牙处向两侧裂开,鼻中隔下端呈游离状。

  • [单选题]超声检查在口腔颌面部适用于
  • 以上均适用

  • 解析:超声检查在口腔颌面部主要用于唾液腺、下颌下和面颈部肿块的检查,以明确是否有占位性病变,是囊性还是实性,B型超声准确性较高,能分辨深部肿瘤和邻近重要血管的关系。故此题选择E。

  • [单选题]男,80岁。全口无牙,戴全口义齿近15年,因黏膜不适就诊。检查可见黏膜呈红亮色、水肿,有黄白色假膜,直接镜检见菌丝和芽胞。应选的治疗药物为
  • 制霉菌素

  • 解析:考题知识点为义齿性口炎的治疗原则。本题是解决问题型考题,考生须先做出诊断,然后选择治疗措施。戴全口义齿患者的黏膜充血发红,并有黄白色假膜,涂片镜检见菌丝阳性,很容易作出义齿性口炎的诊断。应采取抗真菌治疗措施。选项E为抗真菌药物,因此选择答案E。

  • [单选题]下列关于东茛菪碱的描述哪点不正确
  • 散瞳和调节麻痹作用较阿托品弱,但维持时间长

  • 解析:东莨菪碱可用于阻断副交感神经,也可用作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作用与阿托品相似,其散瞳及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比阿托品强,对呼吸中枢具有兴奋作用,但对大脑皮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以及抗晕船晕车等作用。临床用为镇静药,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晕动病、震颤麻痹,狂躁性精神病,有机磷农药中毒等。故选E。

  • [单选题]对双胍类药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 解析:双胍类药物可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该类药物在小肠吸收(吸收半量时间0.9~2.6h),血浆半衰期1.7~4.5h,生物利用度50%~60%,不与蛋白结合,在尿中以原型排出,12h内清除90%。双胍类药物降糖作用明显,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IGT干预,肥胖、胰岛素明显高者为首选。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8107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消化内科(正高) 骨外科(正高) 疼痛学(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MRI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