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0.18
D
题目:1%(g/mL)氯化钠(M:56g/mol),计算其摩尔浓度(mol/L)是(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摩尔浓度的换算”。1%(g/mL)氯化钠,相当于100mL溶液中含有1g氯化钠;所以1L溶液中含有氯化钠10g,所以其摩尔数为:10/56=0.18mol/L。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骨架型缓、控释制剂包括
骨架片
生物黏附片
骨架型小丸
解析:骨架型缓、控释制剂包括骨架片,缓释、控释颗粒(微囊)压制片,胃内滞留片,生物黏附片,骨架型小丸。压制片与泡腾片属于普通片剂。
[单选题]吗啡的药理作用是
镇痛、镇静、镇咳
解析:吗啡的药理作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及平滑肌、心血管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作用。镇痛、镇静、镇咳属于吗啡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吗啡没有抗震颤麻痹作用,可抑制呼吸、缩瞳、舒张血管。
[单选题]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
浸润生长和转移
解析: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润生长和转移,故选D
[多选题]关于防止可溶性成分迁移正确的叙述是
为了防止可溶性色素迁移产生“色斑”,最根本的防止办法是选用不溶性色素
采用微波加热干燥时,可使颗粒内部的可溶性成分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采用箱式干燥时,颗粒之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现象最明显
采用流化(床)干燥法时,一般不会发生颗粒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有利于提高片剂的均匀度,但仍有可能出现色斑或花斑
解析:当片剂中含有可溶性色素时,迁移现象表现得最为直观,湿混时虽已将色素及其他成分混合均匀,但颗粒干燥后,大部分色素已迁移到颗粒的外表面,内部的颜色很淡,压成片剂后,片剂表面形成很多“色斑”。为了防止“色斑”出现,最根本的办法是选用不溶性色素。在通常的干燥方法中很难避免可溶性成分的迁移,而采用微波加热干燥时,由于颗粒内外受热均匀一致,可使这种迁移减少到最小的程度。颗粒内部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所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片剂上产生色斑或花斑,对片剂的含量均匀度影响不大,但是,发生在颗粒之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将大大影响片剂的含量均匀度,尤其是采用箱式干燥时,这种现象最为明显。当采用箱式干燥时,应经常翻动颗粒,以减少颗粒间的迁移,但这样做仍不能防止颗粒内部的迁移。采用流化(床)干燥法时由于湿颗粒各自处于流化运动状态,并不相互紧密接触,所以一般不会发生颗粒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有利于提高片剂的含量均匀度,但仍有可能出现色斑或花斑,因为颗粒内部的迁移仍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85v25.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