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维生素A

C

题目:下列不属于透析患者常用药物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透析患者常用药物。透析患者常用药物有磷结合剂、维生素D、人促红素(EPO)、铁剂、维生素B和维生素C、缓泻药、非甾体抗炎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药效学研究的是
  •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 解析:药效学研究的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内容包括:①观测生理机能的改变。如新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还是抑制;对心肌收缩力或胃肠道运动是加强还是减弱;对血管或支气管是扩张还是收缩等。②测定生化指标的变化,如血糖、电解质;生理活性物质,如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环磷苷浓度的改变等。③观测组织形态学变化,如血细胞大小、甲状腺大小、肾上腺皮质萎缩等。

  • [多选题]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将液体制剂分为
  • 真溶液

    胶体

    混悬液

    乳浊液

  • 解析:按液体制剂分散系统分类,可将液体制剂分为均匀相液体制剂、非均匀相液体制剂。非均匀相液体制剂又包括溶胶剂(疏水胶体溶液):药物的胶态微粒1~100nm;乳剂:药物的微滴>100nm;混悬剂:药物的微粒>500nm。

  • [多选题]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有( )。
  • 疟疾

    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过敏性休克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①特殊感染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及流行性感冒。②物理化学损害,如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铅、汞等,应用化学药物如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③血液病如再障、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等。④过敏性休克、重度恶病质。⑤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选项A、B、C、E符合题意。选项D的“糖尿病酸中毒”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E。

  • [单选题]混悬剂中添加胶浆剂的主要作用是
  • 助悬


  • [多选题]以下选项中,痈的临床特点有( )
  • 易肿

    易脓

    易溃

    易敛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反应"的指标有
  • 心率增减的次数

    血压升降的千帕数

    尿量增减的毫升数

  • 解析:药理效应强弱有的是连续增减的量变,称为量反应(gradedresponse),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舒缩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有些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称为质反应(all-or-noneresponse或quan-talresponse),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必须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

  • [单选题]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分析的基本性质是
  • A+B+C


  • [单选题]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
  • 逐级、定期报告制度


  • [单选题]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
  • 使AChE的酯解部位磷酰化

  • 解析:有机磷酸酯类的磷原子具有亲电子性,可与AChE的酯解部位--丝氨酸的羟基上具有亲核性的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AChE。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85vv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营养(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