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单核细胞的增生性反应

A

题目:伤寒的主要病理特征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肾炎型肾病不同于单纯性肾病的特点为
  • 有血尿、高血压

  • 解析:根据有无血尿、高血压、氮质血症、低补体血症将原发肾病分为单纯性和肾炎性。

  • [单选题](63~64题共用备选答案)
  • 激素敏感

  • 解析:A。中、长期疗法:,可用于各种类型的NS。先以泼尼松2mg/(kg·d),最大量 60mg/d,分次服用。若4周内尿蛋白转阴,则自转阴后至少巩固2周方始减量,以后改为隔日2mg/kg早餐后顿服,继用4周,以后每2~4周减总量2.5~5mg,直至停药;疗程必须达6个月(中程疗法)。开始治疗后 4周尿蛋白未转阴者可继服至尿蛋白阴转后 2周,一般不超过8周。

  • [单选题]婴幼儿腹泻的易感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 饮食不洁

  • 解析:D。小儿腹泻易感因素: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②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③机体防御功能差,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④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时或滥用广谱抗生素时,均可使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

  • [单选题]此病可能的发病机制为
  • 免疫功能紊乱

  • 解析:D。GBS的病因虽不完全明了,但近年的相关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多数学者强调本病是一种急性免疫性周围神经病,多种因素均能诱发本病,但以空肠弯曲菌等前驱感染为主要诱因。该菌感染后,血清中同时被激发抗GM1和抗GD1a等抗神经节苷脂自身抗体,导致周围神经免疫性损伤。

  • [单选题]新生儿胎龄276天,出生体重3200g,身长51cm,头围34cm,胸围33cm。诊断为
  • 正常足月儿

  • 解析:胎龄259~293天,体重2500~3999g为正常足月儿;胎龄小于259天,为早产;体重小于2500g为低体重;体重大于等于4000g为巨大儿。

  • [单选题]儿童有便血症状,而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者,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息肉


  • [单选题]男孩,5岁,双下肢疼痛伴肢体无力4天住院,继而出现四肢对称性无力,面部表情呆板,无意识障碍,四肢感觉正常,腱反射消失。14天左右病情未再进展,检查脑脊液细胞数8×106/L,糖2.8mmol/L,氯化物124mmol/L,蛋白0.6g/L,考虑下列哪项诊断
  • 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

  • 解析: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4~10岁儿童多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1~2周内达到最高峰,部分病例有运动性颅神经累及,一般无感觉障碍。脑脊液中蛋白显著增高,而细胞数正常,为蛋白与细胞分离现象,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 [单选题]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检查骨龄时,X线摄片的部位应是
  • 腕部


  • [单选题]
  • B.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部分吸附,牛红细胞完全吸附 C.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完全吸附,牛红细胞部分吸附 D.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分别被豚鼠肾和牛红细胞完全吸附 E.嗜异性抗体1:32 正常人可有 正确答案:CC。嗜异性凝集反应又称Paul-Bun- nell反应。临床上常用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参考。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清中出现一种抗体,可使异种动物如绵羊、马等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此抗体即称嗜异性抗体。正常人血清中也有一种嗜异性抗体称Forssman抗体,可被豚鼠肾完全吸收或被牛红细胞部分吸收;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嗜异性抗体可被豚鼠肾部分吸收和牛红细胞完全吸收,血清病患者血中抗体可被两者完全吸收。嗜异性凝集素效价从1:50~1:224均具有临床价值,一般认为其效价在1:80以上具诊断价值。

  • 嗜异性抗体阳性,可被豚鼠肾完全吸附,牛红细胞部分吸附

  • 解析:C。嗜异性凝集反应又称Paul-Bun- nell反应。临床上常用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参考。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清中出现一种抗体,可使异种动物如绵羊、马等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此抗体即称嗜异性抗体。正常人血清中也有一种嗜异性抗体称Forssman抗体,可被豚鼠肾完全吸收或被牛红细胞部分吸收;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嗜异性抗体可被豚鼠肾部分吸收和牛红细胞完全吸收,血清病患者血中抗体可被两者完全吸收。嗜异性凝集素效价从1:50~1:224均具有临床价值,一般认为其效价在1:80以上具诊断价值。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8dyw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口腔助理医师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临床营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