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共有6条
C
题目:每只眼睛眼外肌的数目( )。
解析:该题为基础记忆题。眼外肌有4条直肌,2条斜肌。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通过眶上裂的有( )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额神经
外展神经
解析:眶上裂位于视神经孔外侧,第Ⅲ、Ⅳ、Ⅵ脑神经,额神经,鼻睫神经,泪腺神经以及眼静脉由此通过。
[多选题]葡萄膜易受到自身免疫、感染、代谢、血源性、肿瘤等因素影响,与下列哪项有关 ( )
富含黑色素相关抗原
视网膜、晶状体含有多种致葡萄膜炎活性的抗原
脉络膜血管丰富
脉络膜血流缓慢
玻璃体浓缩
解析:葡萄膜为眼球壁的中层,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由前部的虹膜、中间的睫状体和后部的脉络膜三部分组成,彼此相互连接,并源于同一血供系统,病变时会相互影响。脉络膜的血管丰富,血容量大,毛细血管口径粗、管壁薄,壁的内侧有窗孔结构,这些特点有利于发挥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功能,保障视网膜的营养和代谢产物的集散,但是极易受全身性疾病的影响。来自全身血液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特别是一些较大分子的细菌、寄生虫、肿瘤细胞等致病因子容易在此滞留,引起葡萄膜发病。同时,全身免疫反应的介质容易在脉络膜沉积且不易排出,因此,葡萄膜成为眼免疫病的好发部位。另外,葡萄膜含有丰富的色素组织,能遮光,保证视物成像的清晰度,但色素组织具有抗原特异性,容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而发病。葡萄膜富有血管和色素,分布有较多的免疫活性物质,血管内有较多的网状内皮细胞,血管周围含有较多的肥大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葡萄膜血管面积广、容量大、血流缓慢、小血管密集、通透性强,容易使血流中各种免疫介质和抗原、抗体成分包括免疫复合物、记忆细胞以及微生物等在此沉积,且不易被排出,从而引发各种免疫应答反应,以至于形成长期的反复过程。视网膜组织中至少有两种相关的抗原成分,即可溶性的S抗原( soluble antigen)和非溶性的P抗原( particular antigen)。S抗原存在视细胞、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视网膜抗原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它是存在于视网膜光感受器间基质中的种糖蛋白,具有维生素A转运载体功能,具有更强烈的抗原性,微量(0.3ug)即可诱发敏感动物的葡萄膜炎反应。晶状体抗原由于胚胎发育的关系,不仅在晶状体内而且在其他组织包括虹膜、视网膜、玻璃体以及眼外组织如脑、皮肤、肾等,现已知晶状体内含有a、β、γ等几种可溶性抗原性蛋白,一般认为a-晶状体蛋白的抗原性强,γ-晶状体蛋白的抗原性最弱。
[单选题]视锥细胞功能不包括( )
周围视觉
[单选题]正常人在30岁前,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毫米( )。
3000~4000个
解析:正常人在30岁前,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毫米3000~4000个,到70多岁时约为每平方毫米2600个。答案为C。
[多选题]引起感冒的常见病因是( )
风邪
时行病毒
[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可以合并黄斑囊样水肿(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术中玻璃体脱出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8r35.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