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病毒因素 电离辐射 化学物质
BCD
题目: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的发病因素为
解析:BCD。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尚来完全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病毒感染,多年研究已证明属于RNA病毒的反转录病毒可引起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②物理和化学因素,电离辐射能引起白血病。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和细胞毒药物等均可诱发急性白血病。③遗传素质,白血病不属遗传性疾病,但在家族中却可有多发性恶性肿瘤的情况;少数患儿可能患有其他遗传性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有多发畸形(Fanconi贫血)、先天性远端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症(Bloom综合征)以及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等,这些疾病患儿的白血病发病率比一般小儿明显增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目前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是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选题]链霉素的毒性反应
听神经损害
[单选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组织的生化代谢改变为
以上都正确
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使脑组织的生化代谢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包括无氧酵解增加,乳酸堆积,导致低血糖和酸中毒;ATP产生不足,钠、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脑细胞水肿,并影响酶的活性,而进一步破坏脑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ATP降解产生的次黄嘌呤,再灌注时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可产生氧自由基;脑缺氧时兴奋性氨基酸增加,可造成钠、钙离子内流,诱发上述生化反应,并可阻断线粒体的磷酸化氧化作用,引起细胞凋亡增加。
[单选题]一小儿体重9kg,身高75cm,头围46cm,此小儿的年龄是( )。
1岁
[单选题](71~74题共用备选答案)
血培养
解析:A。血培养为伤寒病原诊断的常用方法,病程1~2周时阳性率高达80%~90%。
[多选题]新生儿访视应重点询问和观察以下哪几方面?()
喂养和睡眠
黄疸
脐部和口腔
大小便
解析:答案:ABCD
[单选题]7个月的女孩,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潮红,有灼热感,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解析:E。根据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潮红,有灼热感,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表现,可能的诊断是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单选题](76~79题共用备选答案)
中性粒细胞增高,形态正常
解析:D。过敏性紫癜患者的白细胞正常或增加,中性和嗜酸粒细胞可增高。
[单选题]足月新生儿,胎粪污染,生后数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呻吟,X线胸片示阻塞性肺气肿,不规则斑片状和结节状增生影,估计下列哪一种可能性最大
胎粪吸入性肺炎
解析:E。胎粪吸入综合征是指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导致呼吸道和肺泡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炎症,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脏器受损的一组综合征,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k51rm.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