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大肠癌可发生于大肠各段,但以左半结肠,或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 瘤细胞局限于黏膜内者称黏膜内癌,突破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者称黏膜下层癌 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统称为早期癌

ACD

题目:关于大肠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解析: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瘤细胞局限于黏膜内者称黏膜内癌,突破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者称黏膜下层癌.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统称为早期癌.故选:AC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治疗促胃液素瘤的关键在于
  •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

    手术切除肿瘤

  • 解析:治疗促胃液素瘤包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手术切除肿瘤。治疗包括:1、内科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奥曲肽;2、外科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 3、化疗 包括链佐星(链脲霉素)、链佐星(链脲霉素)加5-氟尿嘧啶、或两者合用再加阿霉素。故选:ACD。

  • [多选题]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有
  • 长期利尿

    大量放腹水

    ADH增多致水潴留超过钠潴留

    长期钠摄入不足

  • 解析:肝硬化低钠血症有2种类型:一种是低容量性低钠,常因胃肠道丢失或过度利尿使水、钠从肾排出,导致细胞外液减少,表现为血容量减少伴低血钠,无浮肿、腹水、脱水貌及肾前性肾功能衰竭。另一种是稀释性低钠,又称高容量性低钠,是由于肾排水障碍,导致水潴留与钠潴留不成比例,稀释性低钠血症对于肝硬化患者后果更加严重。故ABCD正确。

  • [单选题]血的组成主要有津液和( )
  • 营气


  • [多选题]属于阳虚和气虚共证的有( )
  • 舌质淡胖,有齿痕

    脉细虚大

    自汗懒言


  • [多选题]与食管癌发生有关的因素是
  • 过热饮食习惯

    吸烟

    亚硝胺

    钼等微量元素缺乏

    维生素缺乏

  • 解析:食管癌的病因有:1.化学病因亚硝胺。这类化合物及其前体分布很广,可在体内、外形成,致癌性强。在高发区的膳食、饮水、酸菜、甚至病人的唾液中,测亚硝酸盐含量均远较低发区为高。2.生物性病因真菌。在某些高发区的粮食中、食管癌病人的上消化道中或切除的食管癌标本上,均能分离出多种真菌,其中某些真菌有致癌作用。有些真菌能促使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更促进癌肿的发生。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钼、铁、锌、氟、硒等在粮食、蔬菜、饮水中含量偏低。4.缺乏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动物蛋白、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是食管癌高发区的一个共同特点。5.烟、酒、热食、热饮、口腔不洁等因素,长期饮烈性酒、嗜好吸烟,食物过硬、过热、进食过快,引起慢性刺激、炎症、创伤或口腔不洁、龋齿等均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6.遗传因素食管癌遗传易感因素。

  • [多选题]原发性肝癌转移途径包括
  • 血行转移

    淋巴转移

    种植转移

  • 解析:①血行转移:常转移至肺,其他部位有脑、肾上腺、肾及骨骼等,甚至可见肝静脉中癌栓延至下腔静脉及右心房。②淋巴转移:常见肝门淋巴结转移,也可转移至胰、脾、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③种植转移:少见,从肝表面脱落的癌细胞可种植在腹膜、横膈、盆腔等处,引起血性腹腔积液、胸腔积液。女性可有卵巢转移。

  • [多选题]慢性胰腺炎腹痛的特点 ( )
  • 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

    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钝痛、钻痛或剧痛

    多位于中上腹,可放射至后背、两胁部

    进食加重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lv2e5.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血液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病理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LA医师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