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慢性迁延性肝炎
C
题目:女性,55岁。乙肝病史5年,自觉乏力、食欲差,到医院化验肝功能ALT94U/L,AFP350U/L。经1个月保肝治疗,复查肝功能ALT46U/L,AFP110U/L,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APF,即甲胎蛋白,其升高可见于原发性肝癌、急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及妊娠期妇女。原发性肝癌AFP持续性升高,常大于400ng/ml;在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AFP一般不超过300ng/ml,并且随着转氨酶恢复正常,AFP也逐渐下降;在妊娠的3~5个月时AFP会达最高峰(一般不超过200ng/ml),以后逐步下降,到胎儿出生后恢复正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性,67岁,发热、咳嗽伴咳砖红色胶冻样痰2周。体检:T37.8℃,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最可能的疾病是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多选题]内伤发热辨证时应注意区别( )
病情轻重
证候虚实
[单选题]肝炎肝硬化主要阻塞部位( )
窦后
[多选题]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需要何种检查
手术探查或细针穿刺活检
CT
解析:慢性胰腺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渐进性的广泛胰腺纤维化病变,导致胰管狭窄阻塞,胰液排出受阻,胰管扩张。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与胰腺癌均可有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临床表现,二者鉴别困难。a) 慢性胰腺炎发病缓慢,病史长,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可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且极少出现黄疸症状b) CT检查可见胰腺轮廓不规整,结节样隆起,胰腺实质密度不均。C) 慢性胰腺炎患者腹部平片和CT检查胰腺部位的钙化点有助于诊断。2经超声引导或手术探查作细针穿刺活检,或经ERCP收集胰管分泌液作细胞学染色检查;对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单选题]下述哪种vacA基因表型的Hp菌株毒力最强
S1/M1
解析:根据vacA基因的信号肽(s)和中间基因(m)序列不同排列而将其分成不同基因表型,而实验结果显示,含有S1/M1型vacA基因表型的Hp毒力最强。
[多选题]慢性胰腺炎的手术适应证有
内科治疗不能缓解腹痛,发生营养不良者
瘘管形成者
合并胰腺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者
胰腺肿大,压迫胆总管引起阻塞性黄疸者
不能排除胰腺癌者
解析:①伴有剧烈顽固性疼痛经内科治疗无效者;②胰腺有假性囊肿或结石者;③伴有可手术治疗的胆道病变,如结石、胆管狭窄;④慢性胰腺炎引起难以消退的阻塞性黄疸者;⑤不能排除胰腺癌者。故全部正确。
[单选题]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研究小组制定的AIH评分系统中,能确诊AIH的治疗前评分为
15分
[多选题]肝硬化门脉高压时,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是通过
胃左静脉
胃短静脉
附脐静脉
解析:其主要的侧支循环有以下几路:(1)在胃底部,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等与腔静脉系的肋间静脉、隔静脉、食管静脉和半奇静脉吻合,形成食管下段与胃静脉曲张。这些曲张静脉由不结实的黏膜下层组织所支持,经常受到食物的摩擦和反流全食管酸性胃液的侵蚀、容易发生破裂而出血,严重者可以致死。传统以胃酸反流侵蚀食管黏膜和门静脉压力增高两种假说来解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静脉压力增加、曲张静脉体积粗大、壁变薄均可使曲张静脉壁压力升高超过弹性限度而导致破裂出血。测定曲张静脉壁压力对预测静脉曲张出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脐周围的皮下静脉在胎儿时期与脐静脉相通,出生后,脐静脉闭塞。在门静脉高压时由于脐静脉重新开放并扩大,脐周围和上腹部可见到皮下静脉曲张。(3)门静脉系的上痔静脉与肠静脉系中、下痔静脉吻合,形成痔核。(4)在所有腹腔器官与腹膜后组织接触或与腹壁粘着的部位,均有侧支循环的建立,包括肝至隔的脐旁静脉、脾肾韧带和网膜中的静脉、腰静脉或后腹壁静脉,以及剖腹术员瘢痕组织内形成的静脉等。故ABC正确。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继发性肥胖
无代谢性疾病的中老年肥胖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lv3e0.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