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

题目:下列关于胸内负压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胸膜腔内负压具有重要生理意义:保持肺处于扩张状态,并使肺跟随胸廓的运动而张缩;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胸膜腔内负压作用于胸腔内静脉血管、淋巴管,使其扩张;胸膜腔内负压具有“抽吸”作用,促进血液、淋巴液向心脏方向流动。而肺泡表面张力与肺的回缩力有关。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输血早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
  • 致热源

  • 解析:白细胞凝集素主要引起早期非溶血过敏反应,故不选A、B。肝炎病毒引起发热为输血后期发热,故不选D。致热源是引起输血早期非溶血性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故选C。

  • [单选题]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四联症,上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平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肺炎

  • 解析:左向右分流型先天型心脏病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由于左心压力大于右心压力,肺血流量增多,肺充血,肺间质增多,最易肺部感染。

  • [单选题]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不包括
  •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 解析: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为:①心身统一的观点;②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③认知评价的观点;④主动适应和调节的观点;⑤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⑥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故遗传决定论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故选A。

  • [单选题]在细胞内调节糖异生反应的主要物质是
  • 2,6-二磷酸果糖

  • 解析:糖异生途径基本是糖酵解的逆反应过程。糖酵解途径中大多数反应是可逆的,但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必须通过其他的酶催化,才能越过这三个不可逆反应进行糖异生。①丙酮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反应由两步反应组成,分别由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乳酸、丙氨酸及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在进行糖异生时都需要通过这条通路。②1,6-双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此反应由果糖二磷酸酶催化,从而越过了糖酵解中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第二个不可逆反应。③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此反应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从而越过了糖酵解中由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催化的第一个不可逆反应。由此可见,参与糖异生反应的关键酶有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而2,6-二磷酸果糖是调节糖异生的主要物质。

  • [单选题]良性高血压可引起
  • 颗粒性同缩肾

  • 解析:在某些疾病的病程中,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肾小球及增生的间质结缔组织收缩,使表面凹陷。病变较轻区域健存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性扩张,向肾表面突起。从而形成肉眼所见肾表面的细小颗粒。具有这些特点的肾被称为颗粒性固缩肾,因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和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主要由高血压引起,继发性颗粒性同缩肾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故本题答案为A。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o0w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麻醉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临床执业医师 临床助理医师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口腔学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