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需要做CT增强扫描的是
  • 正确答案 :B
  • 颅内肿瘤

  • 解析:颅脑扫描方法的选择: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等一般只做横断平扫;脑肿瘤、脑脓肿等先做平扫然后增强;脑血管畸形等可傲脑部CTA;脑瘤术后可直接增强扫描。

  • [单选题]关于CT对比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使组织空间对比度增加

  • 解析:CT对比剂无益于组织的空间对比度。

  • [单选题]CT与常规X线检查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B
  • 密度分辨率高

  • 解析:CT的空间分辨率尚不及平片,常规X线检查同样适合于全身各部位,曝光时间最短者(高频机)可控制到0.5ms,CT扫描尚未达到。CT检查与常规X线检查各有其局限性,定位、定性按其检查部位只能相对比较。但CT的密度分辨率较常规检查明显提高,高约20倍。

  • [单选题]关于CT透视扫描仪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由于受呼吸运动影响,不适合胸、腹部部位的穿刺

  • 解析:目前的CT透视机,每秒能获得5~8幅图像,基本上达到了实时显示,可满足胸、腹部位的穿刺要求。

  • [单选题]左心房平面相当于
  • 正确答案 :E
  • 第7胸椎平面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CT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正确答案 :E
  • 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

  • 解析: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是X线的医学应用之一。

  • [单选题]右肺动脉平面相当于
  • 正确答案 :D
  • 第6胸椎平面


  • [单选题]与在X线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无关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旋转阳极

  • 解析:X线产生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①电子源:通过X线管灯丝通电加热而获得在灯丝周围形成的空间电荷。②电子高速运动:必须使电子高速运动具有动能。通过球管两端施以定向直流高压和维持X线管内高真空来满足。③高速电子骤然减速:是阳极阻止的结果。阳极的作用:一是阻止高速电子产生X线,二是形成高压电路的回路。阳极上接受电子撞击的范围称为靶面,阳极靶一般用高原子序数、高熔点的钨制成。

  • [单选题]与CT图像密度分辨力高无关的因素是
  • 正确答案 :E
  • 病灶密度越高则CT值越大

  • 解析:CT的密度分辨力与病灶密度无关。

  • [单选题]关于颅脑CT扫描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冠状位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垂直


  • [单选题]螺旋CT扫描技术出现在
  • 正确答案 :D
  • 20世纪80年代

  • 解析:螺旋CT扫描技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与其后出现的双层和多层螺旋CT相区别,此时的螺旋CT又称为单层螺旋CT。

  • [单选题]关于CT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由亨斯菲尔德和安普鲁斯共同发明

  • 解析:CT的发明人是亨斯菲尔德教授。

  • [单选题]颅脑CT横断扫描显示三个颅凹较好的扫描基线是
  • 正确答案 :E
  • 听眉线

  • 解析:颅脑、五官扫描的三条基线是:听眶线(RBL)、听眦线(OML)和听眉线(EML)。听眉线是眉上缘的中点与外耳孔的连线,EML做扫描基线时有以下的优点:①标志醒目,定位准确。②EML通过三个颅凹的最低处,扫描范围较理想。③采用EML扫描,显示组织结构较清楚,幕下显示第四脑室好,幕上显示基底节好。

  • [单选题]临床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CT检查应采用
  • 正确答案 :A
  • 横断平扫

  • 解析:颅脑扫描方法的选择,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一般只做横断平扫。

  • [单选题]以螺旋CT扫描技术分界,此前的CT扫描方式称作
  • 正确答案 :A
  • 非螺旋CT扫描方式

  • 解析:螺旋CT扫描技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此前的扫描方式称为非螺旋CT扫描方式。

  • [单选题]不属于喉及颈部CT检查适应证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慢性咽炎

  • 解析:喉及颈部CT检查适应证:①颈部占住性病变和淋巴结肿大:临床发现的各种颈部肿块、咽喉肿瘤、甲状腺病变和各种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均可进行CT检查。②颈部血管栓塞或外伤。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olr12.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职业病学(正高) 妇产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