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是( )
  • 正确答案 :A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解析: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故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下列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可产生胶原纤维的细胞是
  • 正确答案 :E
  • Diss腔Ito细胞

  • 解析:炎症等致病因素激活肝星形细胞即Ito细胞,胶原合成增加、降解减少,胶原沉积于Diss间隙。故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下述哪种基因亚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正确答案 :A
  • HLA-DR2

  • 解析:本题涉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中遗传因素的内容,其中HLA-DR2在SLE患者中的频率升高。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有关,HLA-DRI、HLA-DQ3、HLA-DQ8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关。

  • [单选题]45岁以上伴大量长期吸烟史,持续痰中带血
  • 正确答案 :B
  • 肺癌

  • 解析:5.支原体肺炎剧咳时可有小血管破裂。

  • [单选题]以下属于"医患关系的技术性方面"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医患交往中的治疗方面的关系


  • [单选题]食管癌恶性程度最高的是
  • 正确答案 :C
  • 髓质型


  • [单选题]下列是心力衰竭早期代偿机制,除了
  • 正确答案 :E
  • 迷走神经兴奋


  • [单选题]患者女,35岁。查体脾脏肋下1.5cm,该患者的诊断应排除
  • 正确答案 :E
  • 淋巴瘤

  • 解析:脾轻度肿大时淋巴瘤不常见。

  • [单选题]患者女,41岁。查体见胸骨左缘第3~4肋间异常搏动。其诊断可能是
  • 正确答案 :D
  • 右心室肥大

  • 解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异常搏动为右室持续压力负荷增加所致右心室肥厚征象,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右心室肥厚,如房间隔缺损。故本题答案为D

  • [单选题]浅表性胃炎的病理,下列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胃腺体部分消失

  • 解析:浅表性胃炎见胃粘膜呈红白相间或花斑状,以红为主。粘液分泌增多,表面常见白色渗出物。胃粘膜可有出血点或小糜烂。炎症细胞浸润及肠上皮活化,未见腺体萎缩。活检示浅表性胃炎的改变。故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不规则热
  • 正确答案 :C
  • 常见于流行性感冒

  • 解析:不规则热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流感等,故本题答案为C

  • [单选题]诊断室速最有力的心电图证据是( )
  • 正确答案 :D
  • 出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 解析:ECG:①心室率常在150~250次/分,QRS波宽大畸形,时限增宽。②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P波与QRS波之间无固定关系。③Q-T间期多正常,可伴有Q-T间期延长,多见于多形室速。④心房率较心室率缓慢,有时可见到室性融合波或心室夺获。

  • [单选题]男性,35岁。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5年,近来疼痛缓解的规律消失,出现持续的剧烈上腹痛及后背痛,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A
  • 穿透性溃疡

  • 解析:溃疡病灶向深部发展穿透浆膜层则并发穿孔。溃疡穿孔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以第一种常见。十二指肠或胃后壁的溃疡深至浆膜层时已与邻近的组织或器官发生粘连,穿孔时胃肠内容物不流入腹腔,称为慢性穿孔,又称为穿透性溃疡。这种穿透性溃疡改变了腹痛规律,变得顽固而持续,疼痛通常放射至背部。患者长期上腹部反复不适,疼痛有规律,考虑消化道溃疡,近来规律消失,上腹痛及后背痛剧烈,所以考虑穿透性溃疡。

  • [单选题]影响医患关系的最次要因素是( )
  • 正确答案 :E
  • 患者所在单位的因素


  • [单选题]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变化最常表现为
  • 正确答案 :A
  • 室性期前收缩

  • 解析: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变化可有ST-T呈鱼钩样改变,但不能据此诊断洋地黄中毒,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变化最常见表现为各类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故本题答案为A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4r077.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针灸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药学(中级)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