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蛋白酪氨酸激酶

A

题目: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本身是哪一种酶( )

解析:考点:Ras/MAPK通路。酶耦联受体主要是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受体。Ras/MAPK通路属于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转导生长因子信号(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蛋白酪氨酸激酶(PTK)。蛋白酪氨酸激酶有受体型和非受体型。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是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激活后可催化受体自身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患者属于真菌感染的易感人群,G试验检测发现其1-3-β-D-葡聚糖数值升高,理论上不太可能是以下哪种真菌感染
  • 毛霉

  • 解析:毛霉属于接合菌,接合菌和隐球菌的细胞壁中都不含1-3-β-D-葡聚糖,因此G试验为阴性,而其他选项可以呈现G试验阳性。

  • [单选题]影响发光剂标记的因素有
  • 以上都是

  • 解析:影响发光剂标记的因素除上还有发光剂的选择、纯化与保存等因素。

  • [多选题]补体检测技术可应用于 ( )
  • 检测补体的功能

    相关疾病的补体检测

    CDCC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治疗后的检测

  • 解析:补体检测技术可应用于下述情况:1.诊断病原体感染2.检测补体的功能3.补体单个成分及其裂解产物的测定 4.相关疾病时补体的检测5.补体参与的试验6.流行病学调查7.补体应用于临床治疗后的检测。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溶血性贫血的共性改变( )
  • 网织红细胞绝对数减少

  • 解析:溶血性贫血时,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常为2%~5%。

  • [单选题]免疫浊度测定法出现测量误差的最主要因素是
  • 钩状效应

  • 解析:钩状效应即HOOK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当抗原过量或抗体过量时直接影响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数量并最终影响检测结果。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7my1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放射医学(正高) 中医全科学(正高) 针灸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核医学医师 乡村医生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