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献血者两次采血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 正确答案 :E
  • 6个月


  • [多选题]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为
  • 正确答案 :ABD
  • 可无任何症状

    大多数于4岁前自愈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提高中性粒细胞数量

  • 解析:CBN是4岁内婴幼儿最常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类型,90%发生于14个月内。临床表现可为小儿反复严重的感染,也可无任何症状。感染如蜂窝组织炎,乳突炎,中耳炎,咽炎和肺炎,偶尔可发生脑膜炎和败血症。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提高中性粒细胞数量。此病多在4岁前痊愈。年长儿自行缓解的机会要少一些。

  • [单选题]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依据是
  • 正确答案 :D
  • 典型症状、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


  • [单选题]下列关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主要表现为步态蹒跚、意向性震颤语言障碍

  • 解析: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特有的综合征。通常预后良好,多能完全恢复。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和其它感染有关。临床上约有50%的病例在发生共济失调前有病毒感染。最常见的前驱病是水痘,其次是肠道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有的病例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及腺病毒等感染有关。约半数患者病前2-3周有前驱感染,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腹泻与皮疹等。在恢复过程中出现共济失调。有的无前驱感染症状,在完全健康的基础上出现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多从躯干及下肢开始,逐渐发展到上肢及全身,病后3-5天达到高峰,多无抽搐、昏迷。一般讲,躯干比四肢严重,下肢比上肢严重,行走不稳,步态蹒跚,身躯左右摇摆。严重者不能行走,不能站立,甚至不能独坐。同时伴有念诗性语言,眼球震颤明显。症状可能持续2个月以上,轻者1-2周内恢复,急性期脑电图后枕部慢波增加。颅脑CT检查多数正常,只部分病人小脑半球可见低密度灶。MRI检查,小脑半球可有脱髓鞘改变。

  • [单选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
  • 正确答案 :B
  • 皮肤有出血点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SLE的血液系统改变
  • 正确答案 :E
  • 类白血病样改变


  • [单选题]结核性脑膜炎早期
  • 正确答案 :A
  • 情绪改变,嗜睡,呕吐


  • [单选题]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
  • 正确答案 :A
  • 产前诊断


  • [单选题]生后2个月时应预防接种(初种)以下哪种疫苗
  • 正确答案 :D
  • 脊髓灰质炎疫苗


  • [单选题]艾滋病检测的对象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不是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8985r.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肾内科(正高) 耳鼻咽喉科(正高) 风湿病(正高) 超声医学(正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公共卫生管理 医学检验(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