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关于光电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
  • 光电效应可产生特性放射、光电子及正离子

    轨道电子结合越紧越易产生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可增加射线对比度

  • 解析:光电效应不产生有效散射,可增加射线对比度,为减少受检者的照射,在适当情况下要采用高能量射线。

  • [单选题]从发现磁共振理论到获得首例人体磁共振图像大致经历了
  • 正确答案 :D
  • 30年

  • 解析:1946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布劳克和柏塞尔发现MRI现象。1978年5月28日,他们取得了第一幅人体头部的核磁共振图像。

  • [单选题]关于相位编码梯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与RF脉冲同步作用

  • 解析:利用相位编码梯度磁场造成质子有规律的进动相位差,用此相位差标定体素空间位置。在作用期间,体素所发出的RF信号并不利用。因此,相位编码梯度又叫准备梯度。其与选层梯度、频率编码方向垂直。先使用选层梯度场,然后相位编码,最后频率编码即采集数据。

  • [多选题]关于X线照片对比度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BDE
  • 影片中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之差

    影片中不同组织间的密度差

    影片中的黑白差别

    影片中的亮度比

  • 解析:照片对比度是指被照体相邻组织间密度差在胶片中的反映。

  • [单选题]关于膝关节侧位的显示标准,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股骨与胫骨长轴夹角为90°~100°

  • 解析:膝关节侧位的显示标准:股骨与胫骨长轴夹角为120°~130°。

  • [单选题]不属于MRI优势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对骨皮质病变及钙化灶比较敏感

  • 解析:MRI的优势:软组织分辨力高: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多参数成像,不仅能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还能提供生化代谢信息;不使用对比剂可观察血管及胰胆管结构。对骨皮质病变及钙化因为缺少氢质子而不敏感为其缺点。

  • [单选题]关于时间飞跃法MRA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充分利用了流入增强效应和流动去相位效应

  • 解析:时间飞跃法的原理是基于流体饱和效应中的流入相关增强效应,即成像层面的静态组织经过连续多次的短TR射频脉冲激发,其纵向磁化处于磁饱和状态。每一层具有TOF效应层面的流体(血管)表现为比周围组织更高的信号,将这些具有TOF效应的连续层面连接在一起,便可产生血流的整体、连续影像,即为TOF-MRA。

  • [单选题]关于CT的发明,哪两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正确答案 :B
  • 亨斯菲尔德和考迈克


  • [单选题]关于CT应用范围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CT检查空间分辨力高,使影像检查的范围扩大

  • 解析:CT检查密度分辨力高,而空间分辨力低。

  • [多选题]影响X线照片影像颗粒性的因素有
  • 正确答案 :ABCD
  • X线量子斑点

    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尺寸和分布

    胶片对比度

    增感屏荧光体的尺寸和分布

  • 解析:影响影像颗粒性的因素:X线量子斑点、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尺寸和分布、胶片对比度、增感屏荧光体尺寸和分布。

  • [单选题]应用分割曝光模式识别技术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使直方图分析能根据各个分割区域的曝光情况独立进行

  • 解析:该方法基于多区域分割、直方图统计及模糊逻辑系统对数码图像的曝光进行分析与判断。

  • [单选题]自旋回波序列先发射一个
  • 正确答案 :C
  • 90°RF脉冲,间隔TE/2时间后,再发射一个180°RF脉冲


  • [单选题]世界上第一台头部MRI设备投入临床使用的年代是
  • 正确答案 :C
  • 1978年


  • [单选题]X线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发现的
  • 正确答案 :C
  • 德国


  • [单选题]体内有钛合金等材料的患者进行MR检查时,应注意
  • 正确答案 :C
  • 时间不能过长,以免灼伤


  • [单选题]关于颅脑CT扫描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冠状位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垂直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de147.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精神病学(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药学(士)(代码:101)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中医学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