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肌腱移位和(或)骨与关节手术
E
题目: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主要手术方法有
解析: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病变导致的肌肉失支配,肢体肌力失衡,并可继发关节畸形。手术治疗分为:肌腱移位和骨矫形手术,轻者仅需肌腱移位矫正肌力失衡,防止继发关节畸形。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一名青年患者,左小腿上端肿痛。先是间歇痛,后加剧连续性,夜间重,患部肿胀发热、静脉怒张,可能是
恶性骨肿瘤
解析:患者左小腿上端肿痛,疼痛逐渐加重,夜间明显,现局部肿胀发热、静脉怒张,考虑是骨肉瘤的症状,故本题答案选择A。
[单选题]肱骨干与肱骨髁轴线之间的夹角是
35°~50°
解析: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之间的夹角,约30°~50°,这是肱骨髁上骨折容易发生的解剖因素。
[单选题]男,15岁,碎玻璃将腕部割伤1小时,查体:伸直手指,指间夹纸时无力,应考虑
尺神经损伤
解析:夹纸试验检查的是骨间肌的功能,当尺神经损伤后骨间肌瘫痪而呈阳性。
[单选题]胫骨干中上1/3骨折,容易发生
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解析:若胫骨上1/3骨折,可致胫后动脉损伤,引起下肢严重血循环障碍,甚至缺血坏死。小腿的肌筋膜与胫骨、腓骨和胫腓骨间膜一起构成四个筋膜室。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出血或肌肉损伤出血或因血管损伤出血均可引起骨筋膜室高压,导致肌肉缺血坏死。后期成纤维化,将严重影响下肢功能。胫骨的营养血管从胫骨干上、中1/3交界处进入骨内,在中、下1/3的骨折使营养动脉损伤,供应下1/3段胫骨的血循环显著减少;同时下1/3段胫骨几乎无肌肉附着、由胫骨远端获得的血循环很少,下1/3段骨折愈合较慢容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单选题]男,68岁,下台阶时摔伤,右下肢短缩约3cm,足外旋45°,髋部叩痛明显,肿胀不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
右股骨颈骨折
解析:患者外伤后髋部疼痛,下肢短缩外旋畸形(外旋45°与粗隆间骨折外旋度不同),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
[单选题]男性,55岁。双下肢无力半年,右侧明显,近2个月行走不稳,右手不能扣钮扣,无外伤史,无发热。体格检查,颈背部无明显压痛,两上肢前臂、手及上臂尺侧皮肤感觉减退,右侧尤其明显,四肢肌张力增高,肱二头肌反射亢进,双侧膝踝反射亢进,右髌阵挛阳性,右巴彬斯基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颈椎病
解析:依据题目中所述,锥体束表现突出,提示脊髓型颈椎病,本题答案选择B。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k7y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