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卧床休息,规律饮食

A

题目:患者男性,46岁,因“发热、右上腹痛3日”来诊。初步诊断:急性胆囊炎。应用庆大霉素、异帕米星控制感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在片剂中兼有稀释和崩解性能的辅料为
  • 可压性淀粉

    微晶纤维素

    淀粉

  • 解析:片剂中的稀释剂有:淀粉、糖粉、糊精、乳糖、可压性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甘露醇。片剂中的崩解剂有: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微晶纤维素、海藻酸盐类等。

  • [单选题]下列穴位中,属于足少阳胆经穴的是( )
  • 听会


  • [多选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主要药品命名原则包括
  • 药品名称读音应清晰易辨

    全词不宜过长

    避免与已经使用的药品相似

    属于同一药效类别的药物,力求用适应的方法显示这一关系


  • [多选题]首过消除效应包括
  • 肝脏对药物的代谢

    胃肠黏膜对药物的灭活

  • 解析:有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经过灭活代谢,使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该过程称为首过消除,亦称首过效应或第一关卡效应。

  • [多选题]药物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包括
  • 实际临床试验

    回顾性研究

    对现有的RcT进行经济分析

    前瞻性的随机临床试验

    对非临床试验进行经济分析

  • 解析:药物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3种:前瞻性的随机临床试验(RCT)、回顾性研究和实际临床试验(PCT)。回顾性研究又分为对现有的RCT和非临床试验进行经济分析两种。

  • [单选题]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 )
  • 怀牛膝


  • [多选题]下列有关除去热原的方法正确的是
  • 离子交换法中的阴树脂可吸附

    除去溶媒中热原的方法可用蒸馏法

    超滤法:超滤膜的膜孔仅为3.0~15nm,故可有效去除药液中的细菌与热原

  • 解析:除去药液中热原的方法:①活性炭吸附法,即在配液时加入0.1%~0.5(溶液体积)的针用一级活性炭,煮沸并搅拌15分钟,即能除去大部分热原,而且活性炭还有脱色、助滤、除臭作用。但活性炭也会吸附部分药液,故使用时应过量投料,但小剂量药物不宜使用。②离子交换法,热原在水溶液中带负电,可被阴树脂所交换,但树脂易饱和,须经常再生。③凝胶过滤法,凝胶为一分子筛,利用热原与药物分子量的差异,将两者分开。但当两者分子量相差不大时,不宜使用。④超滤法,超滤膜的膜孔仅为3.0~15nm,故可有效去除药液中的细菌与热原。除去溶媒中热原的方法为蒸馏法,利用热原的不挥发性来制备注射用水,但热原又具有水溶性,所以蒸馏器要有隔沫装置,挡住雾滴的通过,避免热原进入蒸馏水中。

  • [多选题]人感染蛔虫是由于误食了( )。
  • 受精虫卵

    蚴虫

    感染期含蚴卵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蛔虫的发病机制”。人感染蛔虫是由于误食了受精虫卵、蚴虫、感染期含蚴卵。蛔虫的成虫为乳白色或略带粉色,头尾较细,雌虫产卵,每天约产20万个。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育为感染的虫卵,儿童吃了被虫卵污染的蔬菜、水果、泥土后,一部分虫卵被胃酸杀灭,一部分在小肠孵化成幼虫。幼虫依次穿过肠壁、小血管、门静脉、气管、咽喉和食管,在小肠内发育成成虫,损伤肠黏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DE。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kj4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放射治疗(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卫生管理(副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药学(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