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
题目:患儿,7个月。因惊厥持续5分钟来院就诊。患儿一直以羊奶喂养,未加辅食,2周来易哭闹,睡眠不稳,无发热、咳嗽,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7.6℃,面肌颤动,口周发绀,四肢抽动,神志不清,前囟平软,2cm×2cm,枕部有乒乓球感。
解析:1.患儿有颅骨软化症状,同时有人工喂养,未加辅食的因素,小儿惊厥首先考虑维生素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2.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措施为:加压吸氧,制惊厥与喉痉挛,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或地西泮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同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子宫内膜癌的可靠确诊方法为
分段诊断性刮宫
解析:最常用、最可靠的确诊方法是分段诊断性刮宫。
[单选题]单女士,妊娠38周,因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来院检查,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肝炎入院待产。错误的处理是
立即终止妊娠
[单选题]患者,男,56岁,肺癌骨转移入院,疼痛剧烈。医嘱:哌替啶50mg im q6h prn,对该医嘱的处理错误的是
两次使用间隔可小于6小时
解析:医嘱q6h prn两次间隔时间应6小时以上。
[单选题]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主要死因是
呼吸衰竭
解析:有机磷农药在短期内大量进入体内,引起患者出现烟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烟碱样症状主要是横纹肌运动神经末梢过度兴奋所致,表现为肌束震颤,而后发展为呼吸肌麻痹引起周围性呼吸衰竭,故本题选A。解题关键:肺水肿和呼吸衰竭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患者男,35岁。诊断患有甲亢。应用甲巯咪唑治疗1个月后症状好转,但甲状腺肿与突眼加重。此时应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是
加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
解析:患者在应用甲巯咪唑治疗1个月后症状好转,故应继续使用甲巯咪唑;但甲状腺肿与突眼加重,此时应加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与抗甲状腺药合用,以调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故选项为D。解题关键:左甲状腺素片与抗甲状腺药合用,以调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预防甲状腺功能低下、突眼加重和甲状腺肿。
[单选题]患者无自主运动,呼之不应,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压迫眶上神经出现痛苦表情,此情况属于
浅昏迷
解析:浅昏迷时一旦进入昏迷状态,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高声喊叫不能唤醒,亦即对第二信号系统完全失去反应。此时强烈的疼痛刺激,如压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射,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腹壁反射消失,但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腱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所以C选项正确。解题关键:浅昏迷压迫有反应,深昏迷没反应。
[单选题]患者,女性,34岁。子宫内膜检查所见:腺体缩小,内膜水肿消失,螺旋小动脉痉挛性收缩,有坏死、内膜下血肿。护士根据检查结果判断该内膜为月经的
月经前期
解析: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受卵巢性激素的影响出现周期性变化。①增殖期(月经周期第5~14天),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呈增殖状态。②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天),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血管迅速增加,更加弯曲,间质疏松水肿。此时内膜厚且松软。③月经期前期(月经来潮前24小时),子宫肌层收缩引起内膜功能层的螺旋小动脉持续痉挛,内膜血流减少,组织变性、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破裂导致内膜底部血肿形成,促使组织坏死剥脱。④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天),子宫内膜脱落,与血液相混排出,形成月经血。
[单选题]疱疹性口炎的病原是
单纯疱疹病毒
解析:1.常见的口腔炎有疱疹性口腔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溃疡性口腔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感染)。2.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白色念珠菌是属于真菌的一种。故答案为C。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km3jr.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