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砒石升华
C
题目:下列中药经炮制后不能降低毒副作用的是:
解析:砒石的升华物称为砒霜,其成分仍然为三氧化二砷,功效与砒石相同。有文献认为,砒霜之毒性较砒石更剧,内服极宜谨慎,仅不得已而用之,每用3~15mg。外用方法则同砒石。故此题应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善于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的药物是
附子
解析:附子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应用】1.亡阳虚脱,肢冷脉微:本品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本草汇言》称"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治疗久病体虚,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所致亡阳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常与干姜、甘草同用,如四逆汤(《伤寒论》);本品能回阳救逆,与大补元气之人参同用,可治亡阳兼气脱者,如参附汤(《正体类要》);若寒邪入里,直中三阴而见四肢厥冷,恶寒倦卧,吐泻腹痛,脉沉迟无力或无脉者,可与干姜、肉桂、人参同用,如回阳急救汤(《伤寒六书》)。2.肾阳虚衰、阳痿宫冷,虚寒吐泻、脘腹冷痛,阴寒水肿,心阳不足、胸痹冷痛,阳虚外感:本品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本草汇言》称其"乃命门主药",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均可应用。用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者,常配伍肉桂、山茱萸、熟地黄等药,如右归丸(《景岳全书》);治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所致脘腹冷痛,呕吐,大便溏泻,常与人参、白术、干姜等同用,如附子理中汤(《和剂局方》);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所致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常与茯苓、白术等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若治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可与人参、桂枝等同用;治阳虚外感风寒者,常与麻黄、细辛同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3.寒湿痹痛:本品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故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本草汇言》谓"通关节之猛药也",《本草正义》称其"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凡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均可用之,尤善治寒痹痛剧者,常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甘草附子汤(《伤寒论》)。故本题应选A。
[单选题]据"疗寒以热,而佐以寒"而用之寒药属于
佐药
解析:使药
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调和药,调和诸药。
[多选题]既能止泻,又能止咳的药物有( )
五味子
乌梅
五倍子
解析:莲子和赤石脂止泻,但不具止咳作用。
[单选题]单体化合物,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理化性质的是
有效成分
[多选题]秋燥病治疗不宜用( )
苦寒
苦燥
[单选题]湿温,症见身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烦,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滑腻,脉濡数,其病机为
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单选题]下列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 )。
发生爆炸
解析:化学配伍变化有:①产生浑浊或沉淀;②产生有毒物质;③变色与产气;④发生爆炸。
[单选题]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
脏腑经络理论
解析: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症为依据而定的。故E正确。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lwe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