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抗胆碱药和抗过敏药用于伴有青光眼、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导致尿失禁

D

题目:处方用药须与临床诊断密切相符,医师开具的处方在病情与诊断栏中明确记录对患者的诊断。药师应审查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以加强合理用药的监控。

解析:3.本题考查要点是“有禁忌证用药的表现”。有禁忌证用药表现在:①忽略药品说明书的提示;②忽略病情和患者的基础疾病。如抗胆碱药和抗过敏药用于伴有青光眼、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导致尿失禁;治疗感冒的减轻鼻充血药盐酸伪麻黄碱用于伴有严重高血压患,易致高血压危象;脂肪乳用于急性肝损失、急性胰腺炎、脂质肾病、脑卒中、高脂血症患者,容易出现脂质紊乱;抗抑郁药司来吉兰用于伴有尿潴留、前列腺增生的抑郁症患者,可加重排尿困难等症状。根据第②点可知,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和选项C均属于非适应证用药。选项B属于“无正当理由超适应证用药”。选项E属于联合用药的表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老年人药动学方面的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胃酸分泌减少,一些酸性药物解离减少,吸收增加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老年人药动学方面的改变”。①吸收。老年人胃液pH改变,胃排空速度和胃肠运动变化,消化道血流量减少,吸收组织面积缩小,都会使药物吸收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所以,选项A的叙述是错误的。②分布。老年人机体组成、血浆蛋白含量的变化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老年人体内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总体液及非脂肪组织则逐渐减少。所以,选项B的叙述是正确的。③代谢。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老年人肝血流量减少,肝功能性肝细胞数量减少,肝微粒体酶系的活性降低,导致了老年人肝脏代谢药物能力下降,药物血浆半衰期延长。肝细胞合成白蛋白的能力降低,血浆白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药物效力增强。所以,选项C、D的叙述是正确的。④排泄。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表现为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血流量明显减少,肾小管功能减退。除了生理因素对肾功能的影响外,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也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如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因此,一些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或活性代谢产物易在体内蓄积导致不良反应,如地高辛、别嘌醇、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给药剂量。所以,选项E的叙述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以下所列腹泻类别中,最适宜应用酶制剂的是( )。
  • 消化性腹泻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消化性腹泻的药物治疗”。因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应服用胰酶;对摄食脂肪过多者可服用胰酶和碳酸氢钠;对摄食蛋白而致消化不良者宜服胃蛋白酶;对同时伴腹胀者可选用乳酶生或二甲硅油。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中,病毒性腹泻应用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基本无效,可选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选项C中,因化学刺激引起的激惹性腹泻,可供选用的有双八面蒙脱石,可覆盖消化道,与黏膜蛋白质结合后增强黏液屏障,防止酸、病毒、细菌、毒素对消化道黏膜的侵害。对激惹性腹泻,应注意腹部保暖,控制饮食(少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同时口服乳酶生或微生态制剂。选项D中,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可补充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含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在肠内补充正常的生理细菌,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达到止泻的目的。选项E中,对痢疾、大肠杆菌感染的轻度急性腹泻应首选小檗碱(黄连素),或口服药用炭或鞣酸蛋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治疗药物是
  • 糖皮质激素

  • 解析: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治疗药物是糖皮质激素。故选A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mdlg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血液病(正高) 中医肛肠学(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营养(士)(代码:108)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 外科主治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