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血管性痴呆

B

题目:患者男,76岁,退休工人。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近记忆力下降,做事丢三落四,记不住熟人的名字,有些事情比如刷牙、洗脸经常做2次,言语渐渐变少,做事缺乏主动。随着时间推移,病情逐渐加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述正确的表述是:
  • 四肢伸性强直伴内收内旋,角弓反张,为去大脑强直

    上肢屈曲,内旋内收,下肢伸性强直,为去皮层强直

    折刀样肌张力增高提示锥体束损害

    铅管样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提示锥体外系损害


  • [多选题]天王补心丹的功用是( )
  • 滋阴养血

    补心安神


  • [多选题]乙醇中毒可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病变可以位于( )
  • 皮质及皮质下

    脑干

    小脑

    脊髓

    周围神经


  • [单选题]泄泻发病外因中主要的邪气是( )
  • 湿邪


  • [多选题]霍纳综合征
  • 一侧眼裂变小

    见于颈上交感通路损害及脑干网状结构的交感纤维损害

    一侧瞳孔缩小

    同侧面部少汗


  • [多选题]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
  • 免疫机制参与发病

    病理可见“洋葱头”样改变

    脑脊液可有蛋白细胞分离

  • 解析: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是以周围神经近端慢性脱髓鞘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属于慢性获得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DP),是CADP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呈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病程,大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蛋白-细胞分离,及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计数正常或仅轻度升高,蛋白含量波动较大,通常在0.75-2.0g/L,部分患者(20%)可出现寡克隆区带阳性,24小时鞘内IgG合成率增高。CIDP周围神经有斑点样单个核细胞浸润,节段性脱鞘,炎症病理反应不如GBS明显,淋巴细胞少见,神经束膜内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周围可见单个核细胞、巨噬细胞浸润,脱髓鞘与髓鞘再生同时并存,Schwann细胞再生出现"洋葱头样"改变,轴索损害在CIDP也较常见,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故选ABC。

  • [多选题]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特点是
  • 常伴贫血或胃肠道疾病

    常见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及手套袜套型感觉障碍

    可见锥体束征,下肢常重于上肢

    多为中年发病,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 解析:在神经症状出现前,多数患者出现贫血表现,部分胃酸缺乏患者合并轻度或严重贫血,出现倦怠、无力、心慌、头昏、腹泻、轻微舌炎及水肿等,部分患者神经症状可早于贫血。伴胃肠道疾病时患者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黏膜苍白等。神经症状常表现手指及足趾对称的感觉异常,如刺痛、麻木及灼烧感,呈持续性,下肢较重,感觉异常可向上延伸至躯干,肢端感觉客观查体多正常,少数患者有对称的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脊髓后索受损逐渐出现肢体动作笨拙、易跌倒、走路踩棉感、闭目或在黑暗中行走困难。查体可见双下肢音叉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减退或消失、走路不稳、步态蹒跚、步基增宽、Romberg征阳性等。部分患者屈颈时出现由脊背向下肢放射针刺感(Lhermitte征)。运动障碍通常较感觉障碍出现晚,双下肢可呈不完全性痉挛性截瘫,查体可见双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如周围神经病变较重时,则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但病理征常为阳性。尿失禁等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晚。故选ABCD。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mee3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外科(正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辽宁初级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