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病毒感染

B

题目:患儿,女,1岁半。双颊、唇黏膜突发成簇针头大小透明小水疱及溃疡,伴啼哭、流涎、发热。

解析:疱疹性口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疾病,婴幼儿发病较多,发病前常有疱疹病损患者接触史 。故此题选择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Kennedy一类牙列缺损,使用黏膜支持式义齿设计时,选用塑料人工牙并减径、减数的主要目的是
  • 减少牙槽嵴的负荷


  • [单选题]某贫困地区,终年食用玉米,皮炎、舌炎、腹泻及周围神经炎患者较多,痴呆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地区。从营养角度分析,该地饮食可能缺乏
  • 维生素PP

  • 解析:维生素PP也称烟酸或尼克酸。缺乏时可引起癞皮病。主要变现为皮炎、舌炎、腹泻及周围神经炎,严重时可出现痴呆。玉米中的烟酸为结合型,不能被吸收利用。

  • [单选题]活髓切断术的原理是利用牙髓组织的哪项功能
  • 形成牙本质功能


  • [单选题]肯氏三类牙列缺损,支点线和牙弓的关系是
  • 支点线纵切牙弓

  • 解析:肯氏三类牙列缺损,牙弓一侧后牙缺失,且缺隙两端均有天然牙。因为没有末端游离缺失,故在近缺隙侧可设立支托,支点线与牙弓的关系即两支托连线和牙弓的关系,为支点线纵切牙弓。故选B。

  • [单选题]一个牙齿健康的15岁男孩,如果由饮水氟浓度为0.4mg/L地区迁至浓度为2.0mg/L地区,其氟牙症发生的可能性为
  • 0

  • 解析:患氟牙症牙数的多少取决于牙发育矿化的时期在高氟区生活时间的长短,出生至出生后在高氟区居住多年,可使全口牙受侵袭;如2岁前生活在高氟区,以后迁移至非高氟区,在恒牙氟斑牙可表现在前牙和第一恒磨牙;如果6~7岁以后再迁入高氟区,则不出现氟斑牙。因此其氟牙症发生的可能性为0。

  • [单选题]患者,男,20岁,牙龈增生数年,有癫痫史,检查见全口牙牙龈增生,覆盖牙面1/3左右,牙龈质地坚韧,仅龈缘处略红。考虑该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 药物性牙龈增生

  • 解析:牙龈增生、覆盖牙面1/3左右,牙龈质地坚韧、抗癫痫药服用史,诊断为药物性牙龈增生,所以B选项正确。牙龈纤维瘤病的牙龈增生更严重,覆盖超过2/3,所以A选项错误。边缘性龈炎的牙龈质地松软,所以C选项错误。坏死性龈炎的牙龈坏死,所以D选项错误。青少年牙周炎牙龈表现松软、出血,而非增生,所以E选项错误。

  • [单选题]丹氏(Dane)颗粒所指的病毒是
  • 乙型肝炎病毒

  • 解析:本题属于基本知识题,难度适中。要求考生掌握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本知识。丹氏(Dane)颗粒为直径42nm具有双层外壳的完整乙型肝炎(HBV)病毒颗粒,因1970年首次由丹氏在电镜下观察到此HBV颗粒而得名。HBV含有环状双链DNA(dsDNA),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甲型肝炎病毒(HAV)含有正股单链RNA(ssRNA),属于小RNA病毒科肝病毒属。丙型肝炎病毒(HCV)亦含有正股单链RNA(ssRNA),属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丁型肝炎病毒(HDV)含有闭合环状负链RNA(-ssRNA),为缺陷型卫星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V)含有正股单链RNA(ssRNA),属于嵌杯样病毒科戊型肝炎病毒属。

  • [单选题]饮酒加吸烟可使口腔癌危险性增加
  • 2.5倍


  • [单选题]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时发现其某颗指数牙的龈上牙石覆盖面积为牙面的1/3~1/2,其简化牙石指数应记为
  • 2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mez6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急救护理(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血液病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麻醉学专业知识 主任/副主任护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