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50%的患者可以保守治疗后痊愈

D

题目:有关睑板腺囊肿的治疗,正确的是( )。

解析:初发的、小的睑板腺囊肿可以采用药物保守护治疗,约50%患者可以痊愈,不需要手术。合并感染的患者,炎症反应严重时,应先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以免感染扩散。手术时需要将囊壁彻底剪除,以减少复发。反复复发的患者,应详细检查有无其他诱因,如蠕形螨感染,或者存在恶性的可能性。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中度有机磷中毒时的胆碱酯酶活性低于参考值的
  • 30%~50%


  • [单选题]关于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描述错误的是 ( )
  • 较非动脉炎性者多见

  • 解析: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依据其发病原因分为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及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两种:前者由巨细胞性血管炎引起,患者年龄多偏大,常伴有大血管的炎症如颞动脉炎,多为双眼先后发病,视力损害较重;而非动脉炎性者年龄较前者为轻,约有半数以上患者伴有高血压,25%的患者伴有糖尿病:大约25%的患者为双眼发病。

  • [单选题]男性,18岁。今日上体育课时突然发生左侧胸痛,呼吸时加重并伴呼吸困难而急诊入院。查体:BP110/75mmHg,左肺呼吸音消失。最可能的疾病是
  • 自发性气胸


  • [多选题]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包括
  • 近视

    虹膜睫状体炎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 解析:糖尿病是累及小血管的复杂代谢性疾病,常常引起包括眼在内的广泛组织损伤。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较多,其中以晶状体和眼底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1.结膜:表现为梭形或囊状的深红色小点状微血管瘤,多发生于睑裂部,易误诊为球结膜下出血;其次是静脉迁曲、囊样扩张、血柱不均匀,毛细血管呈螺旋状,毛细血管和细小静脉血流缓慢,常有红细胞聚集。2.角膜:主要表现为触觉减退,可先于视网膜病变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的控制程度有关。3.虹膜:以虹膜红变多见,虹膜表面特别是瞳孔缘处可见细小的新生血管。虹膜红变多发生于晚期及青少年性糖尿病患者,与组织缺氧有关,常提示眼底新生血管形成,如新生血管累及房角,房水排出障碍,则可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些患者亦可伴有虹膜睫状体炎。由于糖原沉积在虹膜色素上皮、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上,或由于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瞳孔对光反射迟钝。4.晶状体:高血糖可使晶状体纤维肿胀、变性混浊,发生白内障,典型者为晶状体前囊下乳白色雪片状混浊。严重的青少年糖尿病会迅速发生双眼白内障,品状体可在几周内完全混油。糖尿病患者合并老年性白内障则较为常见,典型的老年性核硬化、后囊下改变和品状体皮质混浊在糖尿病患者发生得更早也更常见。5.视网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两型,后者可引起广泛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而失明。6.眼部神经: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外肌麻痹、调节障碍和视神经萎缩。眼外肌麻痹常突然发生,可伴呕吐,瞳孔多不受累,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主要累及神经的中央部分,支配瞳孔运动的纤维走行于动眼神经上方周边部,故缺血对其造成的影响轻。这与颅内动脉瘤特别是后交通动脉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不同(90%以上伴瞳孔散大)。滑车和展神经亦可有相似变化。7.屈光不正:血糖的升高可引起房水滲透压降低,房水渗入晶状体,使晶状体屈光度改变而发生近视,当血糖降低时房水渗透压升高,品状体内水分外渗,形成相对的远视,这种短期内屈光度的迅速变化是糖尿病引起晶状体屈光度改变的特征,可达3-4个屈光度。糖尿病黄斑水肿也是引起屈光不正的原因。

  • [多选题]目前主要的屈光性角膜手术有
  • 表面角膜镜片手术

    P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角膜可松解切开和角膜楔形切除术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


  • [单选题]对于结膜皮样瘤描述错误的是( )
  • 属于一种典型的错构瘤


  • [单选题]下列不符合Graves眼病表现的是( )。
  • 上睑下垂

  • 解析:该题为基本概念题。Graves眼病往往伴有上睑退缩或迟滞。

  • [单选题]与结膜免疫性疾病无关的细胞是( )
  • 结膜杯状细胞

  • 解析:结膜上皮有抗原性,在结膜慢性感染性疾病中,其抗原参与免疫病理过程,导致病情的迁延和复杂。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mj1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结核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营养(士)(代码:108)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医学检验(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