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述哪项符合Ⅰ度窦房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 正确答案 :E
  • 一般无法诊断


  • [单选题]正常人运动时随运动量增加,血压的反应是
  • 正确答案 :C
  •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轻度升高或降低

  • 解析:正常的血压反应为收缩压随运动量增加呈进行性增加,舒张压改变相对较小。

  • [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HRV分析SDNN<50ms,提示
  • 正确答案 :D
  • HRV减低

  • 解析:SDNN<50ms,提示HRV减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V减低常预测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 [单选题]梯形图中AV代表
  • 正确答案 :D
  • 交界区


  • [单选题]梯形图中V行中的螺旋样竖线表示
  • 正确答案 :E
  • 室内差异性传导


  • [单选题]窦性心律不齐指同一导联心电图上PP间距相差
  • 正确答案 :A
  • >0.12s


  • [单选题]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前的准备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详细了解患者心慌发作前后的经过


  • [单选题]关于快慢综合征与慢快综合征的鉴别要点,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前者不会发生晕厥,后者常发生晕厥

  • 解析:快慢综合征同样可以发生晕厥。

  • [多选题]关于Vereckei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方法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正确答案 :ABCD
  • 存在房室分离,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aVR导联QRS波群呈R型或RS型,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QRS波群形态不符合束支或分支阻滞图形,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与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之比≤1,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 解析: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是指从QRS波群起点后移40ms处的电压绝对值;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是指从QRS波群终点前移40ms处的电压绝对值。应用Vi/Vt比值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有其电生理的合理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时其心室激动的初始顺序是通过正常希浦系统进行的,故除极速度较快,Vi较大,束支阻滞主要使心室中段与终末除极速度变慢,故Vt较小,因而Vi/Vt>1时支持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时,因激动起源于心室,初始除极是通过传导速度较慢的心室肌进行传导,故Vi较小,当心室除极到达希浦系统时激动传导速度较快,Vt较大,因而Vi/Vt≤1支持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为室性心动过速。需要注意的是,侵害心肌的某些疾病可能改变Vi或Vt,从而影响正确的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如伴有前间壁心肌梗死可使Vi减小,而Vt无改变,易误诊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肌瘢痕位于心室激动较晚的部位可使Vt减小,易将室性心动过速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因此,采用Vi/Vt比值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多选题]关于房室传导比例3:1的房室阻滞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CDE
  • 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心室夺获的PR间期固定不变,则为二度Ⅱ型

    可以是二度Ⅱ型,亦可以是二度Ⅰ型

    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药物亦可引起3:1房室传导阻滞

  • 解析:房室传导比例≥3: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定义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1房室阻滞可能为二度Ⅱ型,亦可能为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应注意鉴别。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若心室夺获的PR间期均相等,则为Ⅱ型阻滞,PR间期不等可能为Ⅰ型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无论是病理性还是药物所致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引起晕厥。3:1阻滞本身不能确定阻滞的部位,下传的QRS波群增宽可提示阻滞发生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 [单选题]关于动脉导管未闭心电图改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不出现右心室肥大

  • 解析:动脉导管未闭时,因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程度不同,心电图可表现为:①心电图正常;②左心室肥大、左心房肥大;③晚期有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右心房肥大及右心室肥大。

  • [单选题]局灶性心房颤动的好发部位是
  • 正确答案 :D
  • 左上肺静脉

  • 解析:肺静脉特别是左上肺静脉是局灶性心房颤动的好发部位。

  • [单选题]关于改良的Wilson导联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不对

  • 解析:改良的Wilson导联系统主要应用于12导联的动态心电图记录器,记录的心电图波形接近常规12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定位有很大帮助。

  • [单选题]患者女性,24岁,心电图上见所有QRS波群的尖端变钝、出现切迹,ST段弧型下移,而使用另一台心电图机描记该患者心电图时QRS波群尖端切迹和ST、段弧型下移现象均消失,其原因是
  • 正确答案 :B
  • 阻尼过大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w444r.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传染病(正高) 疼痛学(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药学(师)(代码:201) 临床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官方兽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