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胃气上逆

A

题目:呃逆与干呕、嗳气在病机上的共同点是

解析: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嗳气乃胃气阻郁,气逆于上所致,食后多发;三者的共同病机为"胃气上逆",故选择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情志郁结所致胸痛的表现是
  • 胀痛走窜

  • 解析:情志郁结所致胸痛的表现是胀痛走窜。胸背彻痛多为真心痛;胸痛咳嗽多为肺系症状;憋闷疼痛多为痰湿阻脉;刺痛不移为瘀血所致。

  • [单选题]治疗气瘿应首选
  • 四海舒郁丸

  • 解析:治疗气瘿当疏肝解郁,化痰软坚。方药:海舒郁丸加减。

  •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的适应病证是
  • 输卵管阻塞

  • 解析:B中药离子导入适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输卵管阻塞、妇科术后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陈旧性宫外孕、外阴炎等疾病。

  • [单选题]易于感冒,是气的哪项功能减弱的表现
  • 防御作用

  • 解析: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盛则人体脏腑、经络的机能旺盛,人体脏腑、经络机能旺盛则抗病能力旺盛,即正气强盛。气和则生机盎然,机能旺盛,抗病能力亦盛。否则,气失其和则人体机能低下,抗病能力减弱,易招邪气侵袭而为病。

  • [单选题]贾某,男性,60岁。反复咳喘20余年,1天前外出感寒而诱发喘促。现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疲,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微细。其中医治法是
  • 补肾纳气

  • 解析:喘证,肾虚不纳证,症状: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则难升,吸则难降,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补肾纳气。

  • [单选题]治疗麻疹逆证邪毒闭肺的治法是( )
  • 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 解析:麻疹逆证邪毒闭肺证,其分析如下:邪毒内侵,郁闭于肺。麻毒之邪炽盛,或它邪随之侵袭,闭郁于肺,故高热烦躁,咳嗽气促,鼻翼煽动。麻毒火邪,炼液生痰,阻于肺络,故喉间痰鸣;肺气阻遏,气滞血瘀,血流不畅,故面色青灰,口唇紫绀;邪热内盛,故舌红,苔黄,脉数。所以治法是:宣肺开闭,清热解毒。本题选A。

  • [单选题]痰浊蒙蔽心窍的神志改变的特点
  • 神昏、痴呆

  • 解析:.痰浊蒙蔽心窍主要表现为神情痴呆,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或情志抑郁,表情淡漠,喃喃独语,举止失常。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并见面色晦暗,胸闷,呕恶。故选B。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5dv1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骨外科(正高) 中医外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