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2~4L

C

题目:痛风急性发作期以控制关节炎症(红肿、疼痛)为目的,尽早使用抗炎药;发作间歇期应该重视非药物治疗。

解析:1.每日饮水2000~3000ml。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关于微型胶囊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微囊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制成微囊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微囊能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微囊能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 解析:药物微囊化的应用特点:①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一些不稳定药物,如易氧化药物β-胡萝卜素、易水解药物阿司匹林,制成微囊化制剂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光线、湿度和氧的影响,防止药物的分解,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挥发油等制成微囊能够防止其挥发,提高了制剂的物理稳定性。②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如大蒜素、鱼肝油、氯贝丁酯等药物制成微囊化制剂后,可以有效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③防止药物在胃肠道内失活,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如尿激酶、红霉素易在胃肠道失活,氯化钾对胃的刺激性较大,微囊化可克服这些副作用。④控制药物的释放。利用缓释、控释微囊化材料将药物制成微囊后,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达到长效目的,如复方甲地孕酮微囊注射剂、慢心律微囊骨架片等。⑤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制剂的生产、贮存和使用。如油类、香料和脂溶性维生素等。⑥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如阿司匹林与氯苯那敏配伍后阿司匹林的降解加速,分别包囊后可以避免这种配伍变化。⑦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抗癌药物制成微囊型靶向制剂,可将药物浓集于肝或肺部等靶区,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 [多选题]《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写的主要特点
  • 根据《WHO示范处方集》编写

    采取"以病带药"的方式

    以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为药物治疗方案提出选药原则

  •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国家处方集》的特点。《中国国家处方集》根据《WHO示范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临床诊疗指南》等编。处方集采取"以病带药"的方式,以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为药物选用原则,充分结合各专业临床经验和国际共识,就临床上常见的20个医学系统的199种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出了选药原则(首选、次选和备选)和用药指导(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重要提示、禁忌证和药物相互作用)。该《处方集》结构分为总论、各论、附录、索引4个部分;并设有版权页、序、前言、编委会名单、目录、导读、致谢等内容。

  • [多选题]《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不得作为医疗机构制剂申报的品种包括
  • 含有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活性成分的品种

    中药注射剂

    中药、化学药组成的复方制剂

    除变态反应原外的生物制品


  • [多选题]药物的A型药物不良反应包括
  • 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毒性反应

    药物的继发反应

    药物的首剂效应

    药物的后遗作用


  • [多选题]抑制COX-2的选择性药物是
  • 美洛昔康

    尼美舒利

  • 解析:COX-2选择性抑制剂类的药物主要有: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

  • [单选题]不寐的病位在( )

  • [多选题]昆虫叮咬的药物治疗有
  • 内服抗组胺药,适当选用外用安抚止痒药物,继发感染者给予抗生素

    抗组胺药物氨苯那敏4mg,口服,每日3次;西替利嗪10mg,口服,每晚1次

    激素泼尼松15~20mg/日,渐减量

    合并感染时可给予抗生素

    炉甘石洗剂混匀后取适量涂抹患处,每日2次

  • 解析:本题考查昆虫叮咬的药物治疗。治疗原则:内服抗组胺药;适当选用外用安抚止痒药物;继发感染者给予抗生素。①抗组胺药物氨苯那敏4mg,口服,每日3次;西替利嗪10mg,口服,每晚1次。②激素泼尼松15~20mg/日,渐减量。③合并感染时可给予抗生素。④炉甘石洗剂混匀后取适量涂抹患处,每日2次。⑤局部冷湿敷可加速皮疹消退。

  • [多选题]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格式的组成包括
  • 前记

    正文

    后记

  • 解析: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格式由3部分组成:①前记,医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门诊病历号,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编号,科别,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②正文,病情及诊断;以Rp或者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③后记,医师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5em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医院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风湿病(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