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产后第1日子宫底略上升达脐平
D
题目:关于正常产褥期临床表现的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宫底高度:产后当天是脐下二指,第1天是平脐,以后每天下降一指。大约在产后10~14天内,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
【避错】若产程延长致过度疲劳时,体温可在产后最初24小时内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产后宫缩痛是指在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多见于经产妇。产后1周内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称褥汗。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刺激餐后胰岛素早期分泌的降血糖药是
格列奈类
解析:本题考虑几种降糖药的机制和使用,年年考,必须掌握,格列奈类药物是一种新的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酰脲受体结合,刺激胰腺在进餐后更快、更多地分泌胰岛素,从而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噻唑烷二酮类不适用于3、4级心功能障碍患者。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可引起液体潴留,有加重充血性心衰的危险。
[单选题]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CoA从线粒体转移至细胞液的途径是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解析:细胞内的乙酰CoA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而合成脂肪酸的酶系存在于胞液。线粒体内的乙酰CoA必须进入胞液才能成为合成脂肪酸的原料。乙酰CoA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主要通过柠檬酸一丙酮酸循环完成。
[单选题]女,55岁。寒战,发热,右上腹痛15天,体温每日高达39.8℃左右,CT提示肝内两个脓肿,最大直径达6cm,其治疗方法应首选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解析:患者CT提示2个较大肝脓肿,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起效较慢,故选择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能够短期内消灭脓腔。
【避错】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适用于较大的脓肿。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的第二日或数日起,即可用等渗盐水(或加抗菌药物)缓慢冲洗脓腔和注入抗菌药物。待治疗到冲洗出液体变清澈,超声检查脓腔直径约小于2cm,即可拔管。
[单选题]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和发病机制是
输入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的白细胞抗体发生免疫反应
解析:发热是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由于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白细胞和血小板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受血者体内产生的抗体与供血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故本题选A。
[单选题]合成蛋白质时由前体转变而成的氨基酸是
羟脯氨酸
解析:合成蛋白质时,脯氨酸可羟化修饰为羟脯氨酸。
[单选题]外周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最可靠指标是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解析:外周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最可靠指标,应是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而不是其"百分率",更不是选项A、D、E。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及其百分率均能反映骨髓幼红细胞的增生,但其绝对值更准确可靠,应是最佳答案。
[单选题]阿莫西林可用于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
解析: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细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5)急性单纯性淋病;(6)可用于治疗伤寒、其他沙门菌感染、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单选题]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虫媒传播
解析:蚊体可携带乙脑病毒越冬以及经卵传代,所以蚊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幼猪是中间或扩散宿主。
[单选题]男,75岁,因左上臂丛损伤频发左上臂疼痛,该疼痛属于
放射性痛
解析:放射性疼痛:即疼痛呈放射性传导,而且传导性的疼痛会从肢体的近心端(靠近心脏侧)向远心端放散,犹如串电感。说明病变不是发生在肢体的本身,而是在颈,胸,腰部的脊髓中枢或是在某个大的神经中枢或神经干部位上。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5v06w.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