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p/(p+q)

E

题目:着丝粒指数可用下面哪个公式×100%表示 (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每组凝血因子中,在凝血过程中属消耗和部分消耗的是哪些?
  • Ⅰ、Ⅱ

    Ⅴ、Ⅷ、XⅢ


  • [单选题]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糖异生的原料 ( )
  • 核酸


  • [多选题]抗原抗体交叉反应主要是由于 ( )
  • 抗原表面结构发生变化

    共同抗原的存在

  • 解析:如果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上有相同的抗原表位,或抗原、抗体间构型部分相同,皆可出现交叉反应,抗原-抗体交叉反应抗原和对应抗体在一定条件下特异结合形成可逆性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

  • [单选题]因子Ⅴ、Ⅷ主要存在于
  • 正常人新鲜血浆


  • [单选题]立克次体菌体较小,下列哪一种立次体最小,可通过滤菌器( )
  • Q热立克次体


  • [单选题]严重糖尿病可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是( )
  • 酮症酸中毒

  • 解析:考点:酮体的生成和利用。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也是肝脏向肝外组织输出能量的一种形式。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极微量)三者合称酮体。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少量生成。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脂肪动员加强,乙酰CoA生成增多,酮体合成增高,血液酮体的含量可高出正常情况的数倍。酮体的利用:①场所:肝外组织(脑、骨骼肌等);②参与反应的酶:琥珀酰CoA转硫酶、乙酰乙酸硫激酶;肝中缺乏这两种酶,不能利用酮体,肝外组织不能生成酮体却能利用酮体。生理意义:为肝外组织提供有用的能源,是脂肪酸在体内氧化分解供能的另一种转运方式(脑组织和肌肉组织)。病理作用:饥饿时或糖尿病病人不能利用葡萄糖供能。脂肪动员加强,肝内产生酮体量大于肝外利用酮体量,引起酮症酸中毒、酮血症、酮尿症。

  • [单选题]漏出液的性质正确的是
  • 非炎症性


  • [单选题]溶液的pH由6改变为3时,氢离子浓度提高到原来的
  • 1000倍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65zl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眼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代码:207)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