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早期血压下降,脉搏变快,呼吸增快
E
题目:有一名颅内压增高病人,持续颅内压增高导致病理生理紊乱,但应除外
解析:答案选E
颅内压增高对脑血液循环的改变可分为4期。 第一期:相当于颅内压增高的初期,亦称为无变化期。在此期中,呼吸、血压、脉搏、脑电波等各种生理活动都没有明显改变,脑血流量基本可以维持。 第二期:脑血流量减低期,在此期内血脑屏障开始发生障碍,脑水肿的症状逐渐明显,颅内压继续升高,脑血流量开始减低。第三期:血压增高期,此期由于颅内压持续性增高,出现呼吸节律不整,脉搏变慢;同时血压上升,出现血管加压反应,脑血流量明显减低,血脑屏障严重破坏,脑水肿严重,颅内压更加增高。 第四期:如果此期内颅内压增高仍未解除,或继续增高时,血压也继续上升,最终导致脑血液循环停止,心律紊乱,血压波动不稳,以后,血压下降,呼吸、心跳停止。由此我们不难看出E选项是错误的。
颅内压增高引起缺血、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道出血。
颅脑损伤后早期会出现胃肠道功能的改变。急性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是严重应激所致 的消化道并发症,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出血、浅表糜烂和溃疡形成。临床上,颅脑外伤和脑血管病变是最强烈的应激情况之一,因而并发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较为常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65岁。餐后上腹胀、嗳气8年,无反酸。胃镜检查示胃黏膜颜色灰暗,呈颗粒状,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细小。该患者胃液可发生的变化是
pH升高
解析:该患者胃镜示胃黏膜颜色灰暗,呈颗粒状,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细小,可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B型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A型胃炎)。A型胃炎自身抗体攻击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减少,pH较正常升高。B型胃炎内因子正常、胃酸正常或稍减低,pH正常或增高。故不论A型还是B型胃炎,pH均可能增高。
[单选题]右上腹突然剧烈痛伴黄疸发热,见于
急性胆囊炎
解析: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强直。约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为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
[单选题]女,33岁。昨晚吃街边烧烤,今晨5时突然畏寒、高热、呕吐、腹痛、腹泻,腹泻共4次,有明显里急后重,开始粪便为稀水样便,继之便中出现黏液和脓血。查体:体温38.5℃,脉搏92次/分,血压120/80mmHg,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左下腹部有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较活跃。在未做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下,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普通型细菌性痢疾
解析:此题是理解题。考查考生对细菌性痢疾的掌握情况。该中年女性患者吃街边烧烤约半天后,突然畏寒、高热,伴呕吐、腹痛、腹泻伴明显里急后重感等消化道症状,粪便出现黏液和脓血,临床符合细菌性痢疾诊断。因病程很短,为急性病程,若急性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则为慢性。该患者有较明显中毒症状,不符合轻型细菌性痢疾,但又无休克、意识障碍等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表现,所以答案是B。
[单选题]肝细胞严重坏死时,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是
AST(GOT)高于ALT
解析:本题选E。ALT存在于肝细胞胞浆,AST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当肝细胞严重坏死时,ALT因大量细胞坏死,逐渐下降;而存在于线粒体的AST在细胞坏死后进一步释放,故而升高。
[单选题]男,45岁。头痛、恶心、呕吐10天。既往有慢性肾炎病史10年,未规律诊治。查体:BP180/100mmHg,贫血貌。尿蛋白(++),血Hb83g/L。血肌酐788μmol/L,血钾6.0mmol/L,血钙1.7mmol/L,血磷3.2mmol/L。针对该患者的降压治疗一般不选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解析:患者慢性肾炎病史多年,出现消化道症状、贫血、高血压,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故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因为已到达尿毒症期,同时伴有高钾血症,此时不宜继续应用ACEI和/ARB类药物,因为有可能加重肾损害及高钾血症。其他几类降压药物均可使用。
[单选题]心排出量是指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所射出的血量
解析:心排出量是指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左、右心室的排出量基本相等。因此选A。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坏死组织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需要的时间是
6~8周
解析:冠状动脉闭塞后20~30分钟,受其供血的心肌开始出现坏死,坏死组织1~2周后开始吸收,并逐渐纤维化,在6~8周形成瘢痕愈合,称为陈旧性或愈合性心肌梗死。故选B。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6yn5.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