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呕血与咯血的鉴别,下列哪种说法不对
  • 正确答案 :E
  • 呕血呈碱性,咯血呈酸性

  • 解析: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及肺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咯血出血前可有喉部瘙痒、胸闷、咳嗽等症状;咯出的血为鲜红色;血中可混合有痰液、泡沫。其酸碱反应为碱性;咯血出血后常有血痰数日。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呕血出血前可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出的血常为暗红色;血中可混有食物残渣、胃液;其酸碱反应为酸性;呕血出血后常无痰。故E错。根据题意,答案为E。

  • [单选题]对于腹腔积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E
  • 丝虫病常可引起血性腹腔积液

  • 解析:丝虫病引起的为乳糜性腹腔积液。腹水的机制与产生水肿的各种机制相同,涉及液体静水压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淋巴循环受阻,肾脏因素的影响等,其中以前三者最为重要。如门静脉阻塞或门脉系统血管内压增高可以形成腹水;清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因此各种引起血浆清蛋白下降的疾病,无论是摄入减少,吸收障碍抑或合成下降与分解增加均可致清蛋白下降;淋巴回流可因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丝虫病等引起胸导管或乳糜池梗阻,使淋巴回流受阻。肝硬化时肝内血管阻塞,肝淋巴液生成增多,亦可外溢进入腹腔,引起腹水。如有乳糜池梗阻及损伤性破裂,乳糜溢入腹腔,形成乳糜性腹水。炎症病变使腹膜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或渗出增加亦引起腹水。肾脏血流减少及肾小球滤过性下降,均可导致水钠潴留,从而促进腹水形成。E错误。根据题意,答案为E。

  • [单选题]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大便性状为( )
  • 正确答案 :A
  • 洗肉水样血便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 正确答案 :D
  • 6个


  • [单选题]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
  • 正确答案 :A
  • 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 [单选题]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
  • 正确答案 :B
  • 甲状腺肿大


  • [单选题]男性,41岁。1天前发热,6小时前出现意识障碍。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D
  • 流行性脑膜炎


  • [单选题]器质性幽门梗阻
  • 正确答案 :B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发作瘢痕形成或粘连所致


  • [单选题]对于结合胆红素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C
  • 结合胆红素不能由肾小球滤出

  • 解析:游离胆红素或非结合胆红素 与血清白蛋白结合而输送,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球滤出,故尿液中不出现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通过血循环运输至肝脏,与白蛋白分离后被肝细胞摄取,在肝细胞内与Y、Z两种载体蛋白结合, 并被运输至肝细胞光面内质网的微粒体部分,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A正确),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或称结合胆红素(CB)(B正确)。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D正确),可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C错误、E正确),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经胆管排入肠道后,在回肠末端及结肠经细菌酶的分解与还原作用, 形成尿胆原,尿胆原大部分从粪便排出,称为粪胆原,小部分经肠道吸收,通过门静脉血回到肝内,其中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人肠内,形成所谓的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被吸收回肝的小部分尿胆原经体循环由肾排出体外。

  • [单选题]男性,30岁。2小时前出现剧烈头痛,来诊时查体: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该患者现在的意识状态是
  • 正确答案 :C
  • 轻度昏迷

  • 解析:轻度昏迷时有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7wo25.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传染病(正高) 小儿内科(正高) 外科护理(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眼科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药学(师)(代码:201) 医学检验(中级)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