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关于静脉补钾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CE
  • 浓度不可超过0.3%

    速度不可超过60滴/分

    严密观察,防止并发症

  • 解析:静脉补钾总量不过多,每日补钾量不得高于8g,答案D描述错误。本题答案选择BCE。

  • [单选题]属于气虚、阳虚和血虚共同特点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舌淡苔白


  • [多选题]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 )
  • 正确答案 :CD
  • 既可以孤立存在,又可相辅相成

    统一是永恒的、不变的


  • [单选题]适用"急则治标"治则的情况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大小便不通


  • [多选题]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的治疗方式是( )
  • 正确答案 :ABCDE
  • 血栓摘除术

    血管搭桥

    溶栓和抗凝治疗

    血管支架

    肠切除术

  • 解析:在给出的答案中,均是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的治疗方式。

  • [多选题]肝脏手术患者术后行营养支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E
  • 术后12~24h进食或行肠内营养

    以35~40kcal·kg-1·d-1补充能量

    以1.2~1.5g·kg-1·d-1补充蛋白

    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富含支链氨基酸的肠内营养配方

    可采用鼻胃管或空肠造口术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 解析:术后12~24h进食或行肠内营养非蛋白能源根据病情需要给予146~188 kJ(35~45 kcal/kg.d),由25%葡萄糖和20%脂肪乳剂(SSPC)提供,糖脂能量比为2∶1,氮量0.30~0.40 g/(kg.d),选择7%Vamin(SSPC)氨基酸溶液和支链氨基酸溶液,并按糖∶胰岛素=8∶1加入正规胰岛素;适量给予微量元素Addamel,维生素(Soluvite和Vitaliid);水与电解质按出入平衡供给。所有成分配制成全营养混合液(TNA),持续12~14 h输完。输入途径为锁骨下静脉6例、颈内静脉5例和外周静脉4例。抗生素等其他药物另外选择周围静脉途径输入。隔日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和血脂,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电解质、补液量,并适量输入人体白蛋白和血浆;低血容量者予以全血。TPN时间最长9天,最短5天,平均6.5天,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EN)。可采用鼻胃管或空肠造口术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 [多选题]腹股沟疝的特点
  • 正确答案 :BD
  • 均以男性多见,但直疝多见于老年人

    压内环口后,疝块仍脱出者为直疝

  • 解析: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其间有腹壁下动脉。根据疝环与此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从该动脉外侧突出来的为斜疝;从该动脉内侧面突出的是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发病率以腹股沟斜疝占绝大多数。

  • [单选题]痰浊头痛的特点是( )
  • 正确答案 :A
  • 头重如裹


  • [单选题]下列穴位中,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外关


  • [多选题]五行相生和相克是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的,这种关系体现为( )
  • 正确答案 :ABCDE
  • 相生相克

    克中有生

    生中有克

    生克制化

    相乘相侮


  • [多选题]有关胃泌素瘤三角的描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BCE
  • 该三角上至胆囊管和胆总管连接处

    下至十二指肠第二、三部延长线的交点

    内至胰颈体结合部


  • [多选题]结肠癌淋巴结引流包括
  • 正确答案 :ABCDE
  • 肠壁肠脂垂内淋巴结

    肠系膜内边缘动脉弓旁淋巴结

    系膜血管周围淋巴结

    血管根部及肠系膜上、下动静脉周围淋巴结

    以上都是

  • 解析:结肠淋巴引流以上四组,结肠癌一般按上述四组淋巴结顺序扩散,也可有跨越扩散。

  • [多选题]可以出现基础代谢率升高的甲状腺疾病是
  • 正确答案 :BC
  • 亚急性甲状腺炎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解析:1、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垂体肿瘤、尿崩症等。 2、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克汀病、垂体功能减退等。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d8le5.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临床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职业卫生(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临床药学(副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辽宁初级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