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导致的发热,常见于
  • 正确答案 :A
  • 中暑

  • 解析:发热是指机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分为致热源性发热和非致热源性发热。非致热源性发热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痈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中暑和安眠药中毒属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导致的发热,中暑最为常见。故本题答案为A

  • [单选题]以下属于"医患关系的技术性方面"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医患交往中的治疗方面的关系


  • [单选题]以腹痛为主要不适
  • 正确答案 :A
  • 解痉剂

  • 解析:慢性腹痛的病因主要包括腹腔脏器的慢性炎症、空腔脏器的张力变化、胃十二指肠溃疡、腹腔脏器的扭转或梗阻、脏器包膜的牵张、中毒与代谢障碍、肿瘤压迫及浸润、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指征
  • 正确答案 :A
  • 反复发作的轻度溃疡性结肠炎

  •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适应证为:①大量出血;②肠穿孔;③重型患者合并中毒性巨结肠经内科治疗无效且伴严重毒血症者;④并发结肠癌变;⑤慢性持续型经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 [单选题]男性。心悸,气短。查体: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该患者心脏触诊可发现
  • 正确答案 :D
  • 心尖区可触及舒张期震颤

  • 解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由于舒张期血流由主动脉反流入左心室,将二尖瓣前叶冲起,造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区可触到收缩期震颤,并向颈部传导;胸骨左下缘可触到舒张期震颤。颈动脉搏动明显增强,并呈双重搏动。

  • [单选题]上消化道出血
  • 正确答案 :B
  • 氨的生成增加

  • 解析:4.低血糖时脑内去氨活动停滞,氨的毒性增加。

  • [单选题]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哪种类型的疾病
  • 正确答案 :C
  • 霍乱

  • 解析:可分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前者又称虱型,由普氏立克次体引起,后者由莫氏立克次体引起。

  • [单选题]与肾盂肾炎的发病密切相关的大肠埃希菌的菌毛是
  • 正确答案 :B
  • P菌毛


  • [单选题]以下症状是缺血性肠病的必有症状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腹痛

  • 解析:肠壁缺血会发生坏死,由于肠道缺血导致肠功能紊乱,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其中腹痛是必有的症状。故正确答案选D

  •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
  • 正确答案 :C
  • 醉酒面容

  •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由于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早期可表现为面部充血、颜面发红,称之为醉酒面容。故本题答案为C

  • [单选题]紫癜与充血性皮疹的主要区别是
  • 正确答案 :C
  • 按压后是否退色或消失

  • 解析:皮疹加压时可退色或消失,紫癜为皮肤出血点,加压时不退色。

  • [单选题]男性,35岁。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5年,近来疼痛缓解的规律消失,出现持续的剧烈上腹痛及后背痛,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A
  • 穿透性溃疡

  • 解析:溃疡病灶向深部发展穿透浆膜层则并发穿孔。溃疡穿孔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以第一种常见。十二指肠或胃后壁的溃疡深至浆膜层时已与邻近的组织或器官发生粘连,穿孔时胃肠内容物不流入腹腔,称为慢性穿孔,又称为穿透性溃疡。这种穿透性溃疡改变了腹痛规律,变得顽固而持续,疼痛通常放射至背部。患者长期上腹部反复不适,疼痛有规律,考虑消化道溃疡,近来规律消失,上腹痛及后背痛剧烈,所以考虑穿透性溃疡。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dr3m1.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临床营养(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变态反应(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辽宁初级中药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