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用药间隔时间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 药物血浆半衰期 每日用药总量
ABCDE
题目:影响多次用药的药时曲线的因素有( )
解析:多次用药的药时曲线为一锯齿形曲线。每次用药后血药浓度上升一定幅度,在用药的间隔时间里则按一级动力学消除,降到原血药浓度的一定值。因此,每次用药剂量,每日用药总量,用药间隔时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血浆半衰期以及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对锯齿形曲线均有一定影响。故本题各选项均应选择。本题提示考生,应从业务内容上决定选项,而不能误解为选项只能选一部分内容以致造成正确选项的遗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根据鞣质的化学结构及是否被酸水解可将其分为( )。
二类
[单选题]生产注射剂、无菌冲洗剂的最后一次洗瓶水,应经孔径——的滤膜过滤后使用( )。
0.45μm
[单选题]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18~121 题:
仙灵脾
[单选题](110~114题共用备选答案)
溴量法
解析:D [知识点] 肾上腺素和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的分析
[单选题]老年人服用不易引起体内蓄积中毒的是
含维生素c的制剂 D.含马兜铃酸的制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影响药动学的改变。当老年人使用经肾排泄的常量药物时,就容易蓄积中毒(肾功能减退),特别是使用 地高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苯巴比妥、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 类、普萘洛尔;解热镇痛药中的非那西丁、中药朱砂(含汞)以及关木通中的马兜铃酸 对肾损害很大,老年人应避免使用。故答案是C。
[单选题]青霉素性质不稳定,遇酸遇碱容易失效,pH=4.0时,它的分解产物是( )。
青霉二酸
解析:答案为[D] 考查青霉素的稳定性。碱性下分解产物为青霉酸,最终分解产物为青霉醛和青霉胺。
[单选题]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有关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置,说法错误的是
药品生产企业获知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将调查报告报所在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dz812.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