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二甲双胍

C

题目:病例摘要:女性,55岁,近1个月感口渴,饮水量增至每天2000ml。身高156cm,体重71kg,空腹血糖10mmol/L(180mg/dl),餐后血糖14mmol/L(252mg/dl),系初次发现血糖高,过去无糖尿病史。

解析:在饮食及运动疗法控制血糖效果不好的情况下给予药物治疗。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故首先使用故C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与消化性溃疡症状加重有关的是
  • 精神情绪变化

    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

    饮食不调

    季节气候变化

  • 解析:1.情绪:持续强烈的精神紧张和忧虑、沮丧等情绪,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缺乏应有的调节与休息,对胃溃疡的发病和病情加重有一定影响。2.药物:一些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质激素已被列为致溃疡的物质。其中阿斯匹林是最主要的致溃疡药物,许多解热镇痛药及治疗感冒的药物中均含有阿斯匹林,长期大量服用,可以引起胃溃疡。3.饮食:食物对胃粘膜可产生物理的或化学性的损害。据文献报道,在日本有一种泡菜能引起严重的胃窦炎,可能是胃溃疡的一个致病因素。酒精在本病病因上有无作用至今尚无定论,但多数人认为酒癖者易患本病。此外,营养不良、暴饮、暴食都可诱发胃溃疡病。4.地理环境和气候季节的变化:本病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地理环境差异,如在美、英等国,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比胃溃疡多见,而在日本则相反,胃溃疡的发生率比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率高。气候季节的变化也与胃溃疡的发病明显相关,它好发于秋末春初。5.遗传:在胃溃疡中,尤其是男性的亲属中,其发病率高于一般人,有时可见到一些家族中的几代人都有消化性溃疡,分居两地的双生子同患本病的事例也偶有发现,揭示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6.吸烟:吸烟作为胃溃疡形成的一个条件和使已有的溃疡加重,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 [多选题]促胃液素具有下列哪几项作用( )
  • 促进胃酸分泌

    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

    促进胃的蠕动

    对胃黏膜具有营养作用

  • 解析:促胃液素是胃窦和十二指肠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其作用主要是促进食管和胃的括约肌以及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延缓胃排空,促进胃肠运动,并刺激胃酸、胰酶、胆汁、小肠液等的分泌。故选ABDE

  • [多选题]可减少肠道氨的生成和吸收的药物有
  • 乳梨醇

    乳糖

    新霉素

    乳果糖

    利福昔明

  • 解析:减少肠道氨的生成和吸收:①乳果糖:口服到达结肠后被乳酸杆菌、粪肠球菌等分解成为乳酸、乙酸,从而能够降低肠腔内pH值,减少氨的生成和吸收,并能促进血液中的氨渗入肠道而有利于氨的排出;②乳梨醇:经结肠细菌分解成为乙酸、丙酸,也可用于酸化肠道;③口服抗生素:可抑制肠道产尿素酶的细菌,从而减少氨的生成。常用抗生素有新霉素、利福昔明、甲硝唑等;④导泻或灌肠可以清除肠内积食和积血。常用口服或鼻饲25%硫酸镁30~60ml导泻;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可保持肠道呈酸性环境。禁用碱性肥皂水灌肠。

  • [多选题]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的机制主要包括( )
  • 胰腺的炎症水肿,炎症刺激和牵拉其包膜上的神经末梢

    胰腺的炎性渗出液刺激腹膜及腹膜后组织

    胰液外溢液刺激腹膜及腹膜后组织

    肠胀气及肠麻痹

    胰管阻塞或伴胆石症所致的疼痛

  • 解析:急性胰腺炎腹痛的原因主要有下面4点:1、胰腺的急性水肿,炎症刺激和牵拉其包膜上的神经末梢;2、胰腺的炎性渗出液和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和腹膜后组织;3、胰腺炎症累及肠道,导致肠胀气和肠麻痹;4、胰管阻塞或伴胆囊炎、胆石症引起疼痛。全选。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k3zj5.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中药学(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DSA技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