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右肘正中静脉

A

题目:患者男,80岁,原发性高血压10年,长期服用排钾利尿剂控制血压。现因低血钾收入院,护士在患者右手背进行静脉穿刺滴入含钾溶液,4小时后遵医嘱抽血复查血钾。不宜选择的采血部位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引起咯血最常见的疾病是
  • 支气管扩张

  • 解析:引起咯血最常见的疾病是支气管扩张。

  • [单选题]原发性肝癌主要转移的部位是
  • 肝内

  • 解析:原发性肝癌主要通过血行肝内转移,亦可通过淋巴道转移到肺、肝门淋巴结、左锁骨上淋巴结等。亦可出现腹腔种植性转移。

  • [单选题]患者,女性,25岁。因春游赏花,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查体:喘息貌,口唇发绀,在肺部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医疗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下面抗炎药物最有效的是
  • 糖皮质激素

  • 解析:患者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抗炎药物最有效的是糖皮质激素。1.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含21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具有抗过敏和抗炎症作用。2.氨茶碱: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也能松弛肠道、胆道等多种平滑肌,对支气管粘膜的充血、水肿也有缓解作用。3.色甘酸钠:平喘作用,能抑制反射性支气管痉挛,抑制支气管的高反应性,药效慢,数日甚至数周后才收到防治效果,对正在发作哮喘者无效。4.氯苯那敏:抗过敏作用。5.沙丁胺醇: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故答案为B。

  • [单选题]患者,女性,51岁,近端指关节和腕关节反复肿痛3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晨起时出现双手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该患者所患疾病是
  • 类风湿关节炎

  • 解析:首先考虑的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20~45岁女性,是造成人群丧失劳动力及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以小关节为主的全身性多关节肿痛,常双侧对称分布。

  • [单选题]患儿,男,2岁。因左股骨干骨折行双下肢悬吊皮牵引,其对抗牵引的方法是
  • 患儿臀部悬离床面

  • 解析:小儿股骨干骨折常行双下肢悬吊皮牵引,调整向上悬吊肢体的牵引力的大小,恰使患儿臀部悬离床面。如此就可形成患儿体重与牵引力的抗衡。

  • [单选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多见于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解析:由于早幼粒细胞中颗粒内含有大量促凝物质,在其发病早期及诱导缓解治疗时,由于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释放促凝物质,凝血系统被激活,易导致DIC发生。故本题选B。解题关键: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伴有出血倾向发生,严重者出现DIC。

  • [单选题]患儿,出生4天。因双下肢及臀部硬肿入院。查体:腋温30℃,腋、肛温差1℃。若采用暖箱复温,适宜的起始温度为
  • 30℃

  • 解析: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分为2型。轻型:产热良好,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正值;重型: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负值。复温治疗时,体温≥30℃,产热良好的轻、重型足月儿,起始温度为30℃,以后逐渐调整到30~34℃,6~12h恢复正常体温;体温<30℃,腋、肛温差为负值的重度患儿,起始温度应比体温高1~2℃,每小时升高1℃,12~24h使体温达正常水平。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k54y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眼科(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环境卫生(副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护理学专业知识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