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纯虚证 真虚假实证
AD
题目:单独使用扶正法适用于(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诊断思维应注意的问题是
现象与本质
主要与次要
局部与整体
[多选题]血清碱性磷酸酶及胆红素明显升高,而转氨酶仅轻度升高见于
胰头癌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单选题]下列头颈部恶性肿瘤中,最常转移到颈部淋巴结的是
鼻咽癌
解析:鼻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79.37%(单侧转移44.20%,双侧35.17%)。50%是以颈部包块为初诊症状。转移淋巴结的分布:颈深上前组占53.45%,颈深上后组31.36%,颈深下组15.76%,颈后三角组18.48%,锁骨上组14.71%,其他组仅占0.18%。颈部肿大之淋巴结无痛、质硬,可早期活动,晚期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连而固定。故答案应选C。
[单选题]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理论基础是
消除了神经性胃酸及胃泌素分泌
解析:溃疡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为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但其中以精神和神经性因素起主要作用。各种原因引起的精神紧张和刺激,可以使大脑过度兴奋或疲劳,以致使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协调失常,进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迷走神经功能异常。一般认为胃溃疡患者的迷走神经功能低下,引起幽门痉挛、窦部淤滞、窦相胃酸分泌;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迷走神经功能常呈亢进状态,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直接刺激胃壁细胞产生胃酸。同时,迷走神经兴奋也刺激窦部,引起迷走一胃窦相的促胃液素分泌,间接地产生胃酸。根据上述观点,多年来许多医务工作者主张用迷走神经切断术来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既可降低胃酸,减少溃疡复发,又能避免小胃症状、营养不良等胃次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而对胃溃疡患者,主要表现局部胃窦相分泌,胃酸并不很高,故主张单纯切除窦部或作半胃切除即可,不需切断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手术来施行,它必须与胃引流术或胃部分切除术相结合,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胃的附加手术有胃空肠吻合术,幽门成形术,胃窦部切除术和半胃切除术等。故答案应选A。
[多选题]先天性髋脱位的分型为
髋关节半脱位
髋关节全脱位
髋臼发育不良
Ⅰ、Ⅱ、Ⅲ度脱位
解析: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分型主要有以下4种分类方法:①Crowe分类法:Crowe等根据X线片测量股骨头移位距离与股骨头及骨盆高度的比例将其分为4型,Ⅰ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不到50%,或骨盆高度不到10%;Ⅱ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的50%~75%,或骨盆高度的10%~15%;Ⅲ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的75%~100%,或骨盆高度的15%~20%;Ⅳ型:股骨头移位超过股骨头高度的100%,或骨盆高度的20%。②Hartofilakidis分类法:Hartofilakidis等根据股骨头脱位的程度,将CDH分为3型,Ⅰ型:髋臼发育不良,即股骨头半脱位,股骨头大部分仍包含在真臼内,但多存在髋臼变浅及髋臼上缘的骨质缺损;Ⅱ型:低位髋关节脱位,股骨头在髂骨翼上与一假臼构成关节,假臼与真臼存在有一重叠区,髋臼前后壁存在骨质缺损且髋臼浅,开口小,Ⅲ型:高位髋关节脱位,股骨头向上、向后明显移位,并在髂骨翼上与一明显、独立的假臼构成关节,髋臼四壁均存在骨质缺损。③Eftekhar分类法:Eftekhar根据病情的发展提出了4阶段分类法,第1阶段:髋臼仅表现为轻度变长及发育不良,且存在有股骨头的发育畸形;第2阶段:表现为存在一与真臼部分重叠的假臼;第3阶段:表现为存在一高位、独立的假臼;第4阶段:股骨头向上向后脱位,但与髂骨翼不相接触。④Kerboul分类法:Kerboul等基于髋臼局部的骨量,髋臼的倾斜,周围软组织的挛缩,膝关节的畸形,肢体的不等长等多方面的考虑,为方便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计划,提出可将CDH分为两类:即高位髋关节脱位和半脱位。在所有CDH的分类方法中,由于Crowe的分类方法简单实用,具有较高的量化成分,可对不同作者、不同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故现已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用。Hartofilakidis 的方法因简单实用,也常被使用。【避错】畸形性髋脱位不是先天性髋脱位的分型
[单选题]超急性排斥反应是
不可逆,体液免疫反应
[单选题]下列晕针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卧床时头部抬高
[单选题]先天性巨结肠术前洗肠哪项不正确
促进肠蠕动
解析: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前灌肠非常重要,通常术前灌肠1~2周,将陈旧性大便洗干净,减少术后吻合口感染,防止术后腹胀,减少术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kmm35.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