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心脏超声
A
题目:女性,35岁,5年来劳累后心悸、气短、纳差、水肿,2周来上呼吸道感染后上述症状加重。检查:血压80/60mmHg,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率120/分钟,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双肺底闻及湿性啰音,肝肋下3cm,压痛(+),脾未及,下肢水肿(+),脉率80/分钟。
解析:2.年轻女性,无高血压病病史,所以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和合并冠心病的可能性小,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相关检查并非必需。其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雷鸣样杂音,提示其可能合并瓣膜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所以需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还可明确是否合并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形成,帮助判断栓塞的危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症状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到根据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抗真菌治疗,其内容不包括
降阶梯治疗
解析:预防治疗、经验治疗、抢先治疗和目标性治疗是《症状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抗真菌治疗的4种方式。降阶梯治疗是对于重症感染提出的治疗方法。故选择B。
[单选题]细菌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细菌毒力
解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4.能引起疾病的性质,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强弱、进入机体的数量,以及是否是侵入机体的适当门户和部位有密切的关系。细菌的毒力是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是致病性强弱的概念。毒力的物质基础有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是指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的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指细菌在黏附、定居及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释放的多种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害作用的毒性物质。毒素的种类依据毒素产生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分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可使其脱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称类毒素。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起到对机体有益的作用。
[单选题]关于妊娠母体变化的描述,哪项正确
因受孕激素影响,输尿管增粗、蠕动减弱、尿流缓慢,加上子宫压迫,易发生肾盂肾炎
解析:妊娠早、中期动脉血压偏低,在妊娠晚期血压轻度升高。一般收缩压无变化,舒张压因外周血管扩张、血液稀释及胎盘形成动、静脉短路而轻度降低,使脉压稍增大。妊娠后肺通气量、潮气量、肺泡换气量均增加,肺功能并无降低。心搏量自妊娠第10周开始逐渐增加,至妊娠32周达高峰,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妊娠期腺垂体增生肥大明显,在妊娠早期,继妊娠黄体后由胎盘分泌大量雌、孕激素,对下丘脑及腺垂体起负反馈作用,使FSH及LH分泌减少。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l11.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