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背腰病
E
题目:下列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主治病症的是
解析:手阳明大肠经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蛤蚧的功效是
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单选题]健脾丸的功用是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解析:健脾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参苓白术散的鉴别应用
本方所治之证乃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所致。治当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方中人参补益中气;白术健脾和胃,助人参益气,共为君药。山药益气止泻,助人参、白术,补益脾胃;茯苓健脾渗湿止泻,助白术健脾祛湿;山楂偏于消肉食;神曲偏于消酒腐;麦芽偏于消面食,共为臣药。肉豆蔻健脾和胃止泻;砂仁理气醒脾;木香行气导滞;陈皮和胃化湿;黄连清热燥湿止泻,共为佐药。甘草补益脾胃,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相互为用,以奏健脾和胃,消食止泻之效。
健脾丸与参苓白术散均含人参、白术、山药、茯苓、砂仁、甘草等药,皆具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可治疗脾虚夹湿之证。
健脾丸因配入山楂、神曲、麦芽、黄连等药,兼具消食化滞、清热燥湿之功,宜于脾虚食积内停,生湿蕴热之证; 参苓白术散因配入莲子、扁豆、薏苡仁、桔梗等药,功擅渗湿止泻,兼可保肺,宜于脾虚生
[单选题]心烦失眠,腰酸梦遗,头晕,舌红少苔,宜诊断为
心肾不交证
[单选题]不属于浮脉类的脉象是
动脉
[单选题]针刺治疗胁痛的主穴包括
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解析:胁痛
【病因病机】
胁痛主要责之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本病以气滞、血瘀、湿热引起“不通则痛”者为实证,以精血不足所致“不荣则痛”者为虚证。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失于条达,或跌仆闪挫,损伤胁络,瘀血停留;或外感湿热郁于少阳,枢机不利;或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积湿生热,肝胆失其疏泄条达,经脉气机阻滞而发为胁痛。若久病体虚,劳欲过度,阴血亏损,脉络失养,亦可发为胁痛。
【辨证】
主症 胁痛多见于一侧。由于病因、病性、病程的不同,疼痛的性质亦不同。气滞多胀痛窜痛,瘀血多刺痛较剧。一般而言,初起疼痛较重,久之则胁肋部隐痛时发。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肝理气,通络止痛。以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期门 支沟 阳陵泉 足三里
配穴 肝气郁结加内关、太冲;气滞血瘀加膈俞、太冲;肝胆湿热加丰隆、侠溪;肝阴不足加肝俞、三阴交。
操作 虚证时足三里用补法,其余主穴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常规操作。局部穴可以仅取患侧,针期门用1~1.5寸毫针平刺或斜刺0.5~0.8寸。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肝、胆、脾、胃、肾、神门、胸。取患侧为主,毫针刺,实证用强刺激,虚证用轻刺激,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埋揿针,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2)皮肤针 选局部阿是穴2~3个。用皮肤针轻轻叩刺,可加拔火罐。适用于气滞血瘀胁痛。
(3)穴位注射 选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每次选1~2穴,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ml,加维生素B↓121ml,每穴注射0.5~1ml;或注射于相应节段的夹脊穴,待有明显针感后,将针向上提再注入药液。
[单选题]医学科学研究的作用也有双向性,表现在
造福人类与危害人类
解析: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
(一)伦理审查程序
(1)研究前必需提交伦理委员会审查
(2)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开始研究。
(3)研究开展后,接受伦理委员会的全过程监督。
(二)利益冲突的预防
1.切实保障受试者利益
2.妥善处理对受试者的意外伤害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wyzw.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