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总蛋白水平常降低

E

题目:多发性骨髓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解析: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血清中M蛋白低于30g/L,骨髓中浆细胞低于10%,无溶骨性病变、贫血、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M蛋白可多年无变化。约5%的患者最终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肾脏病变为本病常见而重要的病变。临床表现以蛋白尿最常见。其血清总蛋白浓度、血清钙离子浓度、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含量常增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增生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基本正常

    增生极度减低,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 [多选题]血管内皮释放的NO的作用
  • 舒张血管

    降低血压

    抑制血小板的黏附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 [多选题]关于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叙述正确的是 ( )
  • 常因食入未煮熟的海产品而感染

    主要致病物质是耐热溶血毒素

    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

    潜伏期5~72小时


  • [单选题]AST测定试剂中需加LDH,是因为
  • 用于消除内源性旁路反应丙酮酸的干扰

  • 解析:AST测定反应中第一步反应产生草酰乙酸,第二步消耗NADH产生苹果酸,但草酰乙酸还可以发生自发的脱羧反应生成丙酮酸。为了准确反映草酰乙酸的量,必须加入LDH来将丙酮酸转化成乳酸,同时也消耗NADH,这样NADH的变化才能准确反映AST的总活性。另外,在反应延滞期内LDH可催化内源性丙酮酸反应,避免其对AST的干扰。

  • [单选题]INR作为口服抗凝剂治疗时抗凝浓度的适用范围为
  • 2~4

  • 解析:PT及INR是监测抗凝剂用量的首选指标,国人的INR值以2~3为宜,口服抗凝剂治疗时抗凝浓度的适用范围为2~4。

  • [单选题]关于病毒血凝抑制试验,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方法

  • 解析:血凝抑制试验是病毒与相应血清中的抗体中和,失去吸附红细胞的能力,抗原抗体反应属于特异性方法。

  • [单选题]AMI发生后,血中出现最早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 Mb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32z35.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妇产科(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核医学(副高)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中医执业医师 医学检验(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