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膝关节结核

B

题目:患者男,33岁。左膝疼痛伴低热1年,行走困难。体格检查左膝梭形肿胀,轻度屈曲。X线片示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无明显骨质增生。血沉35mm/h,血白细胞分类不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患者出现低热、疼痛等全身症状,且血沉增快,白细胞分类不高,符合结核一般体征;膝关节位置表浅,积液和肿胀十分明显,持续积液和废用性肌萎缩可使膝关节肿胀如梭形,符合膝关节结核的体征。X 线片示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符合结核的X线诊断,故选B。类风湿关节炎一般病变在手指关节,故不选A。风湿性关节炎为链球菌感染所致,应有白细胞分类异常,故不选C。松毛虫性关节炎应有松毛虫接触或污染史,故不选E。解题关键:梭形肿胀为膝关节结核的明显体征,为缓解疼痛而使膝部呈屈曲状,加上结核中毒的一般表现和体征,可以诊断膝关节结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性,20岁。因剧烈呕吐医嘱给予补液,包括氯化钾溶液。输液过程中患者诉穿刺局部疼痛,当班护士检查穿刺局部无肿胀,且输液管内回血良好。该护士的处理方法最合适的是
  • 减慢输液速度

  • 解析:氯化钾对血管的刺激较大,输液中局部常有疼痛,护士应减慢输液速度。

  • [单选题]患者男,65岁。晨起发现左侧肢体瘫痪,言语含糊不清,立即被送到医院治疗,诊断为脑梗死,溶栓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几小时内
  • 6小时

  • 解析:在发病后6小时以内进行溶栓使血管再通,及时恢复血流和改善组织代谢,可以挽救梗死周围仅有功能改变的缺血半暗带组织,避免坏死范围扩大。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患者男,66岁。输液时主诉胸部不适,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心前区听诊闻及持续响亮的“水泡音”,其原因为
  • 空气栓塞

  • 解析:空气栓塞在输液过程中可表现为,患者感觉胸部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音”,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故选D。

  • [单选题]根据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首选的打开气道的方法是
  • 仰头抬颌法

  • 解析:根据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首选打开气道的方法是仰头抬颌法,此法相对比较安全,对颈部的损伤小。但明确有颈部损伤的患者还是用托颌法。

  • [单选题]患者,女性,30岁。颈椎骨折行骨牵引,现需更换卧位,错误的是
  • 放松牵引后再翻身

  • 解析:颈椎骨折行骨牵引,现需更换卧位,错误的是松牵引后再翻身。1.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2.常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3.方法主要有:颅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4.注意事项:每日观察避免过度牵引,超过8周更换牵引针,牵引过程中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答案D是错误的,骨牵引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

  • [单选题]糖尿病患者,于某日餐前突感饥饿难忍、全身无力、心慌、出虚汗,继而神志恍惚。此时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协助患者饮糖水

  • 解析:反复发生低血糖或较长时间的低血糖昏迷可引起脑部损伤,一旦确定病人发生低血糖,应尽快补充糖分,解除脑细胞缺糖症状。神志清醒者,可给予约含15~20g糖的糖水、含糖饮料或饼干、面包等,葡萄糖为佳;15分钟后测血糖如仍低于3.9mmd/L,再给予含15g糖的食物一份。如病情重,神志不清者,应立即给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ml,15分钟后测血糖如仍低于3.9mmol/L,继续给予50%葡萄糖60ml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昏迷病人清醒后,或血糖升至3.9mmol/L以上但距下次就餐时间在1小时以上者,应进食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以防再度昏迷。故选B。解题关键:一旦确定患者发生低血糖.应尽快给予糖分补充。

  • [单选题]关于避孕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使子宫内膜萎缩,不利于孕卵着床

  • 解析: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雌孕激素,雌孕激素不是使子宫内膜萎缩,是使内膜增生利于孕卵着床,或使内膜剥脱发生月经。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3e0lo.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LA物理师 麻醉学专业知识 执业药师 生殖健康咨询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