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肾静脉血栓形成
B
题目:血尿加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解析:肾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视RVT发生的缓急和轻重而异肾静脉急性完全性血栓形成,以小儿多见因没有充足的侧支循环形成,临床表现为寒战、发热剧烈腰肋痛及腹痛肋脊角明显的压痛、肾区叩痛,血白细胞升高、血尿和病肾的功能丧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不是我国冠心病主要的易患因素的是
甲状腺功能低下
解析: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可分为不可干预的和可干预的两类。不可干预的易患因素包括高龄、性别、遗传等,可干预的易患因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A型性格等。本题各选项中,甲状腺功能低下病程长者易合并冠心病,但相比其他选项,甲状腺功能低下毕竟发病率小得多,并非我国主要易患因素,故选D。
[单选题]初产妇,24岁。孕41周,规律下腹疼痛6小时,骨盆测量正常,胎儿发育正常。胎心率150次/分,枕左前位,宫颈口开大4cm。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等待自然分娩
解析:胎心胎位正常,为正常分娩,继续等待。
[单选题]孕妇需要蛋白质的量最高的是
孕晚期
解析:我国营养学会提出在孕4~6个月期间,孕妇每日应增加进食蛋白质15g,在孕7~9个月期间,孕妇每日应增加进食蛋白质25g,故选E。
[单选题]患者,男,48岁。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入院。急症手术中发现嵌顿入疝囊的回肠有约3cm坏死,行坏死回肠切除肠吻合术。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后,无明显炎症表现。疝的处理应首选
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解析:疝囊高位结扎术:显露疝囊颈,予以高位结扎,贯穿缝扎或荷包缝合,然后切去疝囊。所谓高位,解剖上应达内环口,术中以腹膜外脂肪为标志。结扎偏低只是把一个较大的疝囊转化为一个较小的疝囊,达不到治疗目的。婴幼儿的腹肌在发育中可逐渐强壮而使腹壁加强,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不需施行修补术。绞窄性斜疝因肠坏死而局部有严重感染,通常也采取单纯疝囊高位结扎,避免施行修补术,因感染常使修补失败,腹壁的缺损应在以后另做择期手术加强之。
[单选题]上胸段食管是指
胸廓入口至气管分叉部位
解析:食管胸段位于上纵隔后部和后纵膈,向上经胸廓上口与食管颈段相连,向下穿膈食管裂孔续为食管腹段。胸廓入口至气管分叉部位
[单选题](2003、2005)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心肌再灌注
解析:再灌注心肌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本方法是一种使闭塞血管恢复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的积极治疗措施,又称早期血运重建,可以缩小梗死范围,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单选题]风湿热诊断指标的主要表现
皮下结节
解析:风湿热的诊断标准分为主要表现和次要表现,主要表现包括:①心脏炎;②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炎;③舞蹈症;④环形红斑;⑤皮下结节。次要表现包括:①临床表现:关节痛、发热;②实验室检查:急性期反应物质增加:ESR、CRP;③P-R间期延长。综上所述,因此选D。
[单选题]女,46岁。脑动脉硬化症病史3年,突感眩晕、呕吐、言语不清。查体: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言语含糊,左眼裂小、瞳孔小、有水平眼震、左面部及右半身痛觉减退,左侧指鼻试验不准。最可能的诊断是
左侧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
解析: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or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该患者突发眩晕呕吐,言语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左眼裂小、瞳孔小(Horner征)、有水平眼震、左面部和右偏身痛觉减退,左侧指鼻试验不准,诊断左侧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故选D。
[单选题]关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吗啡止痛
解析: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原则:①监测病情变化;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③营养支持;④解痉止痛;⑤抗菌药物;⑥减少胰腺分泌;⑦抑制胰酶活性等。吗啡可增加Oddi括约肌压力,加重病情,故不宜使用。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6gl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