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血糖浓度升高

C

题目: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最主要因素是

解析:备选答案五种因素都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但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血糖浓度对胰岛素分泌的负反馈作用是维持血中胰岛素及血糖正常水平的重要机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婴,4个月。发热、咳嗽伴喘息2天,T38.5℃,呼吸急促,可见明显三凹征,肺可闻及明显哮鸣音,背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40次/分,律齐,腹部软,肝肋下2.5cm。胸部的X线片提示:肺气肿。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 [单选题]男,45岁,吸烟12年。每天1包,自己知道吸烟的一些危害,但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根据行为改变阶段理论,对于该男士目前应采取的干预步骤是
  • 提高认识,激动动机

  • 解析:应对该男士提高其认识,激动其戒烟动机。

  • [单选题]对诊断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是
  • 泌乳素

  • 解析:闭经泌乳综合征主要是PRL分泌过多引起,患者中多数血泌乳素增高。为明确诊断,应行泌乳素水平的测定。故选A。

  • [单选题]下列各种提法中正确的是
  • 事业感是责任感的升华

  • 解析:医德情感包括同情感、责任感和事业感,所以B是错误的提法。在医德情感的上述内容中,同情感是医务人员起码的医德情感,具有一定的理智性,故而A是错误提法;事业感是责任感的升华,并且事业感是最高层次的医德情感,故C是正确的,E是错误的。另外,医德良心是医德情感的深化,故D也是错误的提法。

  • [单选题](2013)关于恶露的特点,正确的是
  • 正常恶露持续4~6周

  • 解析:恶露是指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这是产妇在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生理性变化。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其颜色及内容物随时间而变化,一般持续4~6周,总量为250ml~500ml。如超出上述时间仍有较多恶露排出,称之为产后恶露不尽。正常恶露根据颜色、内容物及时间不同,将其分为三种:1.血性恶露:因含大量血液得名,色鲜红,量多,有时有小血块。镜下见多量红细胞、坏死蜕膜及少量胎膜。血性恶露持续3~4日。出血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2.浆液恶露:因含多量浆液得名,色淡红。镜下见较多坏死蜕膜组织、宫腔渗出液、宫颈黏液,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且有细菌。浆液恶露持续10日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变为白色恶露;3.白色恶露 因含大量白细胞,色泽较白得名,质黏稠。镜下见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虽然每个产妇都有恶露,但每人排出的量是不同的,平均总量可达500~1000毫升。各个产妇持续排露的时间也不同,正常的产妇一般需要2~4周,少数产妇可以持续1~2个月。孩子吃奶时,吸吮奶头,可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腔内的恶露排出。

  • [单选题]重度窒息新生儿推迟喂养,第1天静脉补液的量是
  • 50~60ml/kg

  • 解析:重度窒息患儿推迟喂养,给予静脉补液50~60ml/(kg·d),因此选C。

  • [单选题]鉴别严重肝病出血与DIC出血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是
  • 血浆FVⅢ:C活性

  • 解析:重症肝炎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Ⅷ:C活性一般正常,血涂片一般见不到破碎红细胞,而 DIC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Ⅷ:C活性是明显降低,血涂片破碎红细胞多见。

  • [单选题]下列不符合临终关怀道德要求的是
  • 不惜代价抢救临终患者

  • 解析: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包括A、B、C、E,而不应包括D。因为,临终关怀以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宗旨并使其在舒适和安宁中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而不是不惜代价地延长临终患者的生存时限,所以临终患者的道德要求不应包括D。

  • [单选题]三级医疗事故的标准是
  • 造成患者轻度残废、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 解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6r2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妇产科(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超声医学科 官方兽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