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使用降压药利血平降血压
A
题目:男,58岁。外出途中突然头痛,眩晕,伴呕吐,走路不稳,查血压180/105mmHg,心率72次/分,双眼向右震颤,右侧指鼻欠稳准,右侧跟膝胫试验差。
解析:患者出血量不多,神经功能损害较轻,或者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内科治疗的原则在于: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再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快速20g甘露醇静滴,保持气道通畅;积极处理并发症。应该选用较为有效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发病之前的基础血压水平。利血平广泛用于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的治疗,为降血压及安定药。降压作用起效慢,但作用持久。当前不推荐为~线用药。如果CT示血肿为20ml,可考虑手术治疗。故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德国一位女牙医助理在一次车祸中受重伤,送到医院后被判定为脑死亡,后来的全面检查表明:当时该“患者”腹中4个月的胎儿完全正常,如果“患者”凭借现代医术使植物人状态长期维持下去,就可以保证胎儿发育成熟,直至出生;如果让“患者”体面地死去,就必须撤掉生命维持系统。这个难题,要求医学服务认真解决
医学中能不能做与伦理上应不应做的矛盾
解析:这种情况牵涉到医学伦理问题,应该处理好医学与伦理方面的矛盾。
[单选题](2001)血栓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解析:一、凝血系统在流动的血液中被激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2.血流状态的改变
3.血液凝固性增加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
无论心或动脉、静脉内的血栓,其形成过程都从血小板粘附于内膜裸露的胶原开始。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后最后产生的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水解,其纤维蛋白单体再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素)。
血小板粘集堆的形成是血栓形成的第一步,嗣后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组成、形态、大小都取决于血栓发生的部位和局部血流速度。
血管内膜粗糙,血小板粘集成堆,使局部血流形成漩涡
血小板继续粘集形成多数小梁,小梁周围有白细胞粘附
小梁间形成纤维素网,网眼中充满红细胞
血管腔阻塞,局部血流停滞,停滞之血液凝固
[单选题]下列符合恶性高血压特征性病理变化的是
肾细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
解析:恶性高血压也称急进性高血压,特征性的病变是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后者病变累及内膜和中膜,管壁发生纤维素样坏死,主要累及肾,表现为肾细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缓进型高血压常表现为肾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故选B。
[单选题]急性硬膜外血肿最常合并的颅脑损伤是
颅骨骨折
解析:急性硬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为头外伤后出现的意识障碍,瞳孔改变,锥体束征和生命体征变化。其中具有特征性意义的是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的出现,其意识障碍多表现为昏迷-清醒-昏迷的过程。
[单选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最适用于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
解析:左室肥厚为高血压病人心血管事件的一项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不仅要降血压也要减少心室肥厚。在一项不同的高血压治疗方案中荟萃分析,ACEI类药物减轻左室肥厚的作用,较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大2倍。此种效应也对血管性肥厚有效。因此本题选C。妊娠期高血压禁忌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单选题]女,18岁。晨起眼睑水肿3个月,查体:可见颜面、下肢水肿。尿常规:尿蛋白(++++),其水肿原因主要考虑为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解析:尿蛋白(++++)导致血浆内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水肿。
[单选题]患者,男,72岁。间断上腹痛15年,近1月来腹痛加重伴腹胀,体重下降7kg,Hb85g/L。最可能的诊断是
胃癌
解析:老年患者,间断上腹痛多年,近来加重伴腹胀、贫血,体重明显减轻,首先考虑为胃癌。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6yj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