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不包括
  • 正确答案 :B
  • 必须实事求是


  • [单选题]医务人员应具有的心理素质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对


  • [单选题]某医院发现多名发热,流涕,口发绀患儿,体检均表现为心动过速心音低顿,肺部体正常,心电图呈心肌炎表现,患儿最可能感染的病毒是
  • 正确答案 :E
  • 科萨奇病毒

  • 解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各种病毒、细菌和肺炎支原体等均可引起,以病毒多见,占90%以上,主要有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后,亦可继发细菌感染。心肌炎患儿最可能感染的病毒是柯萨奇病毒。

  • [单选题]充血性脾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A
  • 肝硬化


  • [单选题]体温下降期临床表现为体温骤降的疾病常见于
  • 正确答案 :D
  • 大叶性肺炎


  • [单选题]被伤寒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与哪种致病因素关系最大
  • 正确答案 :C
  • 数量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感染过程中病原体致病因素作用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A,"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伤寒杆菌的Vi抗原有抑制吞噬作用的能力而促进病原体的扩散,但伤寒杆菌至少需10万个菌体才能导致疾病发生,应复习伤寒杆菌的致病因素;②选答B,"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所组成,具有Vi抗原的伤寒杆菌菌株毒力较大,代表在同样的感染量下,发病率较高,但伤寒杆菌引起感染必须有一定数量。要点感染伤寒杆菌后是否发病,与感染的细菌量、菌株的毒力、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密切关系,一般感染活菌量越大,发病的机会越大。

  • [单选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尸检的期限是
  • 正确答案 :C
  • 死后48小时以内进行


  • [单选题]下列关于预防医学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它以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


  • [单选题]麻疹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 正确答案 :E
  • 科泼力克(Koplik)斑

  • 解析:麻疹黏膜斑即科泼力克(Koplik)斑为麻疹前驱期的特异性体征,有诊断价值。

  • [单选题]全科医生的目标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是

  • 解析:E涵盖了全科医生的各种目标。

  • [单选题]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医德规范,将社会的医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医德品质的活动是
  • 正确答案 :B
  • 医德修养


  • [单选题]国家提倡自愿献血的健康公民是
  • 正确答案 :D
  • 18周岁至55周岁


  • [单选题]取得有处方权的部门
  • 正确答案 :B
  • 医疗机构

  • 解析:(一)处方权的取得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2.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可以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3.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本机构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4.进修医师由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对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后授予相应的处方权。(二)开具处方的条件1.医师应当在注册的医疗机构签名留样或者专用签章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2.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3.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药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本机构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4.试用期人员开具处方,应当经所在医疗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 [单选题]某医院发现多名发热,流涕,口发绀患儿,体检均表现为心动过速心音低顿,肺部体正常,心电图呈心肌炎表现,患儿最可能感染的病毒是
  • 正确答案 :E
  • 科萨奇病毒

  • 解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各种病毒、细菌和肺炎支原体等均可引起,以病毒多见,占90%以上,主要有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后,亦可继发细菌感染。心肌炎患儿最可能感染的病毒是柯萨奇病毒。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7e213.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职业病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口腔医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