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胸膜纤维板剥除术

C

题目:男性,26岁,2个月前因急性脓胸经多次胸腔穿刺抽脓及抗菌治疗后,仍有低热、消瘦,胸部X片右胸仍可见有包裹性脓腔,入院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每日引流脓液40~50ml,胸片及胸部CT显示右下胸部有一9cm×7cm残腔,壁厚约2mm,未见钙化,肺内未见病变,进一步治疗应选择

解析:慢性脓胸病人,病史不长,右下胸脓腔10cm×6cm,壁不厚约2mm,肺未见病变,其治疗应作胸膜纤维板剥除术,使肺复张消灭脓腔、改善肺功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采用活动标志取穴法的穴位有( )
  • 少府

    劳宫

    听宫

    曲池


  • [多选题]影响肺脓肿疗效的原因是
  • 抗生素剂量不足

    抗生素应用时间不够

    脓液引流不畅

    抗生素选择不当


  • [单选题]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检查连续2个月由阳性转为阴性,表示 ( )
  • 无传染性


  • [单选题]男性幼儿,4岁,发热、咳脓痰2周。体温波动于38-39℃。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大片致密影,右胸膜腔积液。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葡萄球菌

  • 解析:葡萄球菌肺炎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冬、春季发病较多,新生儿及婴幼儿常见细菌由呼吸道入侵或经血行播散入肺。主要病理是化脓性渗出或脓肿形成,多发性脓肿,肺内合并症多。多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常呈弛张高热,婴儿可呈稽留热。中毒症状明显,面色苍白,咳嗽、呻吟、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出现较早,双肺可闻中。细湿啰音,易发生循环、神经及胃肠功能障碍。皮肤常见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X线检查特点为:①临床症状与胸片所见不一致。②病变发展迅速。③病程中,易发生小脓肿、脓气胸、肺大泡。④胸片病灶阴影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实验检查白细胞一般>15× ~30× /L,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见中毒颗粒。半数幼婴白细胞可<5× /L,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仍高,多示预后严重。对气管咳出或吸出物及胸腔穿刺抽出液进行细菌培养多可获阳性结果,有诊断意义。故选C。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e7r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儿科护理(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内分泌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医学检验(师) 主管护师 医学检验(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