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1.0cm
A
题目:女孩,6岁。有青霉素和牛奶过敏史,拟行乳牙滞留拔除术,术前利多卡因皮内试验阳性,红晕直径应超过
解析:利多卡因皮内试验2%利多卡因0.1ml,稀释至1ml,皮内注射0.1ml。20min后看反应。局部红肿,红晕直径超过1cm者为阳性。故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药物毒性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有时也与机体高敏性有关
[单选题]X线片上难以显示的牙槽骨吸收方式是
凹坑状牙槽骨吸收
解析:由于X线片是二维显示,难以显示的牙槽骨吸收方式是凹坑状牙槽骨吸收。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单选题]下列不是静止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的是
沟内上皮和袋壁上皮增生明显
解析:静止期(修复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①沟内或袋壁上皮及结合上皮周围的炎症明显减少,在牙周袋和牙槽骨之间可见大量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或见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增生,期间可见少量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还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②牙槽骨的吸收呈静止态,一般看不到破骨细胞,常可见原有的吸收陷窝区有新的类骨质形成,牙槽嵴部位的吸收亦可有类骨或新骨生成;③牙根而吸收的牙骨质也出现新生现象,增生的粗大胶原纤维束附着在根面的牙骨质上,常有棘状增生,被吸收的牙骨质也见类骨质或新骨形成的牙骨质;④增宽的牙周膜间隙,由于新骨形成,又恢复原有形态。牙周膜的主纤维束的排列也随着骨的修复过程而重新调整。
[单选题]传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形成时间一般在骨折后
7~14天
解析:二期骨愈合即传统的愈合方式,愈合模式大致经历四个阶段:①血肿形成:通常在伤后4~8小时即可在骨折断端形成血肿。②血肿机化:骨折后24~72小时内血肿逐渐机化。③骨痂形成:骨折1~2周后形成骨痂。④骨痂改建:一般在骨折2周后。故选B。
[单选题]颌面骨中容易发生骨折的是
下颌骨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ewljy.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