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吲哚试验

C

题目:观察结果时需加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是

解析:有些细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与二甲氨基苯甲醛形成红色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病因研究中,寻找病因主要利用了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引起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 )
  • 轮状病毒

  • 解析:轮状病毒感染已占婴幼儿病毒性胃肠炎的80%以上。

  • [多选题]对非发酵菌生长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培养温度以30℃为宜

    大部分为专性需氧菌


  • [单选题]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并不表示 ( )
  • 有活动性结核存在


  • [单选题]“里急后重”是下列哪种细菌感染的,型症状
  • 痢疾志贺菌

  • 解析:志贺菌所致疾病(痢疾)的典型临床表现。

  • [单选题]有关多发性骨髓瘤说法正确的是
  • 外周血中出现缗钱状排列的红细胞即可诊断本病

  • 解析:有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含红色粗大的包涵体(Russel 小体)、大量空泡(桑椹细胞)及排列似葡萄状的浅蓝色空泡(葡萄状细胞)。

  • [单选题]诺卡菌广泛存在于
  • 土壤


  • [多选题]在描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病因假说的逻辑推理法包括
  • 求同法

    类推法

    求异法

    共变法

    排除法


  • [单选题]患儿,5岁,低热、咳嗽,昼轻夜重,而且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偶有特殊的"鸡鸣"样吼声。该患儿直接对着鲍-金平板咳嗽,于37℃培养2~3天后出现百日咳杆菌样的菌落,而且可与百日咳杆菌免疫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不过此菌落常发生S-R型变异,有荚膜毒力强的菌株。此菌属于( )
  • Ⅰ相

  • 解析:新分离的百日咳鲍特菌有荚膜,毒力强,菌落光滑,称为Ⅰ相菌、该菌最大的特点就是常发生S-R变异,即光滑型至粗糙型变异,粗糙型为Ⅳ相菌,菌落大而粗糙,荚膜和毒力消失,Ⅱ、Ⅲ介于Ⅰ、Ⅳ菌之间。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gjd5.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内科护理(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急诊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92)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