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杀虫行气

A

题目:川楝子、槟榔皆具有的功效是

解析:槟榔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2012   应用:   肠道寄生虫病。   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   水肿,脚气肿痛。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中度发热的口腔温度是
  • 38~38.9℃

  • 解析:发热的临床分度   低热 37.5~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 [稽留热.png]   39~40℃。   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2.驰张热 [驰张热.png]   >39℃。   波动范围>2℃。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败/湿/结/脓)拜师结盟。   3.间歇热 [间歇热.png]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 [波状热.png]   体温渐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渐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5.回归热 [回归热.png]   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几天后规律地交替一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回家挥霍。   6.不规则热 [不规则热.png]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 [单选题]最常见的外风证候是
  • 恶风,微热,汗出


  •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足太阴脾经穴位的是
  • 解溪


  • [单选题]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
  • 心与肺

  • 解析: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故心与肺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 [单选题]刺激强度中,捻转的中度刺激量是( )
  • 捻转角度在90°~180°之间,频率在60~90次/分之间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myd5.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妇产科(正高) 变态反应(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临床助理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药学(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